“工作找得怎么样了?咱们这最近又举行新的招聘会了……”9月4日,走进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工作人员正在电话里询问求职者的就业情况。

对于已经离校的毕业生,社会的关爱并未中断。在太乙路街道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工作人员常军萍告诉记者,她的服务对象涵盖辖区多个社区,高校毕业生是重点服务群体之一。

在西安上大学的2024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刘思凡就是受益者。“离校那段时间,我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特别焦虑。”回忆起曾经的求职经历,刘思凡如是感慨。

转变始于今年年初,刘思凡在“秦云就业”小程序上了解到社区可以办理就业困难认证,于是她联系到太乙路街道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他们不仅详细解答政策,还邀请我去驿站面对面沟通。”刘思凡说。

经过服务驿站的牵线搭桥,刘思凡成功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挺不错的。”刘思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

近年来,陕西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深挖岗位潜力、精准高效加强服务等举措,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从学校的就业指导到社会的就业驿站,形成无缝衔接的就业服务体系。

9月,西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杨超步入大四,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求职路。“每到求职季,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便会为我们牵线搭桥,安排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我们可以选择的岗位也多。”9月18日,杨超告诉记者,学校还组织开展“就业直通车”和暑期游学、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接触行业,边实践边学就业技能。

在西北大学,各学院也会“主动出击”,依托专业特色对接企业,拓展合作。“这一举措挖掘的岗位,与我们所学专业的匹配度特别高,找工作的成功率也会更高。”杨超说。

在我省,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通过政府与学校的精准服务,踏上了职业之路。

这正是就业服务驿站工作的价值所在——不仅提供岗位信息,还培养毕业生的求职能力。“我们提供‘一对一’帮扶,帮助大学生进行毕业登记、就业困难认证等。”常军萍说,这样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扫除就业路上的障碍。

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落实,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路越走越稳。从申请认定到就业援助,从岗位推送到最终上岗,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就业服务的精准与温暖。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全省人社系统将千方百计拓渠道,深挖岗位潜力,加速释放政策效应,用心用情兜底线,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帮扶。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学校和社会的精准帮扶,走稳从校园到职场的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