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各中小学持续构建以红色文化育人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育人体系,赓续红色血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深耕课程主渠道,夯实学校育人根基。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校切实构建学段化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分层次贯通打造学校育人思政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感悟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断深化对红色教育的理论认识,深入开展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打造“小学听故事——中学析逻辑”的进阶培养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打造“与烈士对话”互动微课,通过同虚拟人物问答增强认知共鸣;开展“小小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艰辛历程。

二是拓展实践大课堂,激活社会育人动能。对校内课堂与校园活动进行有效延伸,强化实践育人,学校联合社区、街道聚力开拓育人实践地,立足实践体验,培养责任与担当,将爱党爱国家爱社会的思想种子根植于心。学校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真切讲述一个个感动自己的革命故事,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三是汇聚家校社力量,涵养协同育人生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各学校通过打通社会参与壁垒,汇聚家校社力量打造紧密型育人联合体,将红色文化育人融入社会生活,传承好红色基因。引导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红色故事大家讲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凝聚家校社育人合力。

下一步,潼关县各中小学将积极打造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主题活动为特色、以实践为契机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新途径。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