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丰镇平:深耕热动育英才 笃行科研显担当|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19 17:12:0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丰镇平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业绩突出,获评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2001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民进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省委第九至十一届常委、交大基层委员会第一至二届主委及省政协委员,2024年获民进省委“教育突出贡献者”表彰。
丰镇平教授高度重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强调“纲举目张”的核心作用,抓住学科建设这个纲,做好学院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任学院副院长时,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组织原涡轮和内燃专业申报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并赴北京答辩,成功获批并获学校优秀组织奖,学院二级重点学科从2个增至4个。2009至2016年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期间,主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2016年评估获A+,2017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以1514高分居首,后获评“双一流学科”。
在教育教学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丰镇平教授任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工作时,面临教育部新一轮专业改革,需将学院八个专业整合为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如何制定培养方案难度很大。他通过调研座谈,从专业基础原理和国家发展需求,率先在全国提出专业方向的模块化理念并在学院实施“热、冷、汽车”三大模块方向,培养方案很好顺应了大类专业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建设用人需求,并为其他高校应用推广,教改项目“新世纪我国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陶文铨、丰镇平等)。同时,他高度关注大学生实践教学和专业竞赛,在担任院长和教育部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期间,成功主办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并一直参与大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学改革方面他还有2项教学成果获省级一等奖(1项排名第1)。
丰镇平教授的专业方向为热力叶轮机械(含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2022年4月任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及新型教材建设项目重型燃气轮机领域专家工作组组长,带领专家组和协作组成员梳理构建了重型燃机九个知识领域并编撰了知识图谱,牵头获批重点领域虚拟教研室及国家“十四五”新兴领域教材建设团队。此外,他还组织翻译了《燃气轮机工程手册》、主编了教材《燃气轮机装置》。同时他一直推动开设燃气轮机专业模块,助力学校2025年申报成功“燃气轮机及航空发动机”强基班,并主动承担新生“燃气轮机与航空发动机前沿导论”课讲授。
丰镇平教授专长于热机气动热力学与热端部件冷却技术,先后负责承担两机专项1项、专题3项、条件建设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面上5项,863计划专题3项、973计划专题2项、国内外企业院所委托科研项目30余项,带领团队研发出涡轮气动设计优化技术(气动效率提升3%)、涡轮叶片端壁高效冷却设计布局策略(综合冷效提升11%~22%)、涡轮叶片气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可计算逆流裕度、预测燃气倒灌),率先开展燃烧室非均匀出流与涡轮气热特性耦合作用研究,提出高压涡轮非定常气热耦合设计方法,用于先进航发涡轮研发。至今已培养出博士40余人、硕士50余人、博士后10余人,多人成为专业领军、行业中坚、企业骨干和国内外人才。在国际顶尖期刊和国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国际优秀论文奖1项,发明专利10余项、软作9项,在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现受聘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专业组专家、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监事长,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先进船舶发动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分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等,兼任9个国内外期刊编委、顾问编委和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