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华,男,199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部主任,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专注师生情绪研究10年,创立“心晴工作室”。


张少华,男,1991年2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前理论教学部主任、儿童认知科学与教育促进陕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陕西省婴幼儿照护学会照护政策与理论研究专委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双师双能型教师。

2016年以来,张少华已持续深耕“个体情绪”这一研究领域近10年。张少华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书育人”为价值追求,产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产生了积极社会效应。因工作业绩突出,入选“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20250918171113715-14-69adc.jpg_scale.jpg

依托被誉为“陕西幼儿教师摇篮”的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张少华于2021年10月创立了以“研究和服务师幼情绪”为宗旨的“心晴工作室”。经过4年努力,“心晴工作室”已逐步发展为以26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其中5人已毕业)为主体,以学科竞赛和学生项目为驱动,以公益实践和应用研究为特色的新型大学生学习团队。截至目前,“心晴工作室”已累计为西安市超3000名师幼提供多维评估、精准促进和持续追踪等情绪服务,并受到幼师、幼儿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心晴工作室”团队学生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获得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一等奖1项、2025年和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铜奖各1项、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赛铜奖1项、2023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1项等省级以上荣誉20余项。团队5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位学生受到西安电视台和西安广播电视台采访报道,实现了大学生服务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双向赋能。团队实践成果被西安市雁塔区第七、第二十五幼儿园采纳,实践活动被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部网等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连续两年被西安文理学院推荐参加陕西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展示活动。

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张少华坚持“教学和科研互哺、理论和实践并重”。

在教学方面,张少华主讲《学前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调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导》等6门专业课,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320+学时,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主持校级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科研项目转化教学案例)1项;并作为团队成员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1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门、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1项,获得陕西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

在科研方面,张少华主持获得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年度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以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和奕阳教育研究院青年学者研究资助项目等其他项目6项;发表师生情绪相关SSCI和CSSCI论文1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正申请专利1项。

张少华表示,自己将永葆教书育人的初心、践行人民教师的信仰,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