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勉县教体系统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锚定“建设教育强县”目标,在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均衡发展等方面深耕细作,以更坚决的态度、更精准的举措,书写着新时代县域教育的奋进篇章。

一、聚焦立德树人,以更强党建引领育人方向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首要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我们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全县128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我们深入实施“清廉学校”建设和党员教师“双培养”工程,近3年累计培育县级优秀党建服务品牌7个,创建五星级党组织24个,新打造市县清廉学校培育校41所,将99名党员培养为骨干教师,44名骨干教师培养为党员。培育勉县第四中学、实验小学为省级“双创”示范校。去年以来,全县开展思政专题培训28场,覆盖教师4300余人次,打造出“红色勉县”“武侯精神”等12个本土化思政品牌,其中《三国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课程获评陕西省“大思政课”优秀案例。勉县成功获评陕西省“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试点县。

正是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让勉县教育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方向不偏、步履坚定。武侯中学跻身中国县域百强中学,县少儿体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实现了育人质量与特色发展的“双突破”。

二、聚焦群众关切,以更优体系回应民生期待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上学难”“上好学”问题。我们从群众需求出发,逐项破解教育民生痛点。扎实推进优质园与薄弱园“一对一”结对帮扶,扩增城区普惠性学位,提升保育教育质量,让“幼有优育”触手可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5.1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让 “幼有优育”从愿景变为现实。针对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我们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组建32个教育集团,覆盖城乡学校86所,通过“强校带弱校”“名校+新校”模式,带动薄弱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确保每个孩子“家门口上好学”。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探索“特色学科+综合高中”模式,推动武侯中学等头部学校本科上线再提升、名校录取有突破,带动全县高中集群发展;对接县域主导产业,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推行“校企双元育人”,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同时,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体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入尽入,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聚焦五育融合,以更活路径涵养幸福生态

我们聚焦课堂主阵地,推动“五育并举”落地生根。针对过去“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我们以改革破题,构建起“基础+特色”的育人体系。坚持德育铸魂,打造“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双主线德育体系,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研学实践和公益服务,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坚持智育提质,以“减负增效”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模式,精准分层教学,用好信息化赋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坚持体育强基,鼓励“课间10分钟微运动”,抓好“三操”“两会”“三大球”等常规体育活动,保障每天综合体育时间不少于2小时,减少“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坚持美育浸润,开齐开好美育课程,加强艺术类社团活动,积极推动读书行动和汉字书写,定期举办书画展、校园艺术节,营造“处处皆美育”的校园氛围;坚持劳动育能,上好每周一节劳动课,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劳动研学,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强化心理健康护航,建立心理健康监测关爱机制,帮助学生构建幸福成长积极心态,守护“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身上有汗”的健康成长生态。

四、聚焦队伍建设,以更实举措夯实发展根基

教育家精神的支撑是“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专业追求,这要求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资源”。面对教师结构性缺编、专业能力不均衡等问题,我们打出“引才、培才、留才”组合拳。近五年累计招录教师478人,全县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8.5%。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建成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10个,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我们构建了“国培-县培-校培”的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去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62场次,覆盖教师5200余人次。在保障激励上,我们坚决落实“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要求,去年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86万元,为4所学校修建了教师周转房;完善“师德档案+负面清单”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选树“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去年推动182名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其中城乡交流98人,有效激活了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五、聚焦服务保障,以更优环境护航教育发展

教育发展,保障先行。我们立足县域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持续完善教育保障体系。“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4.38亿元,新建勉县实验小学沔水校区,回购改造城区幼儿园1所,实施改扩建项目16个、校舍维修项目184个,增加学位3000余个。完善教育资助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资助金3.93亿元,资助学生20.17万人次,为6627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306.6万元。完善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风险隐患预防与责任体系,全面完成校园安防“四个100%”建设任务,建成省级“平安校园”13所、市级24所。面向“十五五”,我们已重点谋划智慧校园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教育项目15个,总投资14.22亿元。

践行教育家精神,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站在建设教育强县的新征程上,勉县教体系统将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争一流”的使命感,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育人质量,为勉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