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瑜老师是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坚定实践者与卓越代表,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十余年从教生涯,她深怀爱教之心,恪守为教之责,在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学生能力培养及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成效卓著,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忠实践行者。

20250917095341810-22-18c39.jpg_scale.jpg


一、匠心铸魂,深耕课程思政“金课” 

她坚持以生为本、育人为先,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内在脉络。她创新构建思政元素“基因式”融教材、“生态式”融教案、“化学式”融教法的模式,提升融入的深度、温度与效度。依托“三个课堂”,遵循“知识逻辑、工作逻辑、方法逻辑”提升思政元素的科学性,确保课程思政进课堂、进课程、进教材的系统性。

她主持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获评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总结推广《立足岗位 遵循标准 聚焦三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教师的培训学习。并面向全国开展50余场公开培训,推广其“进教材、进课程、进课堂”的全方位育人模式,着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二、精研笃行,打造“一书一课”典范 

针对职教课程“普教化”“理论化”“陈旧化”问题,王瑜瑜以“出一本好书、建一门好课”为职业追求,坚守内容为王、精益求精。她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与学生实际,系统设计课程结构内容,提出“岗课赛证”融通的教改路径。她倾注匠心,按“系统化设计、模块化课程、碎片化资源”逻辑,开发了“知识图谱+数字课程+数字教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她主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主编“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总结《新形态教材的建设开发》等10项研究成果,形成贯通“课程-教材-教学-思政”全要素的育人范式,有效指导全国80余所高职院校的改革建设。

20250917095353492-52-30be9.jpg_scale.jpg

三、以生为本,赋能学生综合成长

她始终坚持以学生学习、发展和效果为中心。她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体验性与沉浸感,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课程设计,强化真实情境体验。她实施“教、学、练、做、创”一体化项目教学,推广“明确任务-探究新知-设计调试-拓展创新-展示测评”五步教学法,渐进式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她注重以赛促学、赛教融合,获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奖8项;在其他各类技能大赛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5项。面向全国举办教学能力提升讲座培训50余场,辐射院校100余所。

她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学习共同体”模式,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在推动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她始终将推进落实“三教”改革作为核心宗旨,以此驱动教育教学研究,在理论创新、产业服务对接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展现出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 她以“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执着,坚守“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的信念,敢追梦、不放弃, 是躬耕职教、德能并重的新时代教师楷模。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