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团队:践“四维育人”,育铁道机车德技人才助产业|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16 11:03:3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师团队共27人,含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9人、企业技能大师3人。团队获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4人获省级及行业教学名师、全国劳动模范、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践“四维育人”(守初心、扎一线、研创新、重实践),育铁道机车德技人才助产业
坚守初心,以德化人,甘做学生“人师”“经师”
精神引领,以德化人。团队弘扬巴山精神、宝成精神,推进“门门有思政,人人会思政”改革,开展课程思政大练兵与“访铁路人足迹、听铁路人故事、学铁路人精神”实践活动,建成12门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评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3人获省级思政课教学标兵、课程育人教学能手。
用情施教,春风化雨。团队教师以“经师”“人师”为追求,用情施教关怀每位学生,通过贫困生精准帮扶、团队协作精准施教等创新活动,德技并修培育新时代红色铁路人。近年来,在校学生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68人,就业率95%,就业对口率98%,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王启凡、王雅芸等一大批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技能大师、三秦工匠等。
扎根一线,以智启人,善做工匠培育引领者
锐意改革,以智启人。创新“工学五融入2+1”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教育部验收;实施“个性定制、分类推进”教学策略,创新“引、导、析、练、探、固、拓”教学模式及“双环互嵌、立体训练”培训法,助力学生成长。教师深耕“三教改革”,获教学能力大赛全国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9项;承担教改项目54项,其中国家级17项。
名师领衔,甘于奉献。团队负责人扎根技术应用前沿、潜心教育教学研究,获郑州铁路局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轨道交通行业名师、陕西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在其带领下,团队获“国家骨干专业”“国家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陕西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建设项目,斩获省级及以上荣誉74项。
科研创新,以技立人,争做技术赋能排头兵
瞄准技术前沿,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创新发展。校企共建轨道产业研究院、未来教育科创基地、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主持或参与制订了教育部国家教学标准6项,开发省级技术标准5项;开展轨道交通企业创新项目72项,其中有11项参加秦创原创新平台路演及参展项目(专利)并在企业实际应用,获批经费1000余万元。
注重机制创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团队从机制、项目、方法、服务四个维度系统设计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行“三联动、四保障”工作机制。五年来,学生成立12家创业公司,开发新产品62项,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优秀毕业生130余人次。在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双创大赛和技能大赛奖项236个。
积极实践,以行带人,勇做服务发展助力者
发挥优势,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团队结合铁路线长、点多、面广特点,实施了“千站百段工程”,在企业设立了培训点,为一线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让“四新”技术进车间、进班组,辐射带动铁路企业职工提升知识技能,助推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并在全国产教融合大会介绍经验,完成职业培训6000人次/年。
携手企业,实现成果转移转化。坚持与企业家交朋友,协同破解生产工艺技术难题,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效益。团队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合作开展技术服务项目,促进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5年来完成厅局级及以上技术和教育研究项目27项,成果转化14项,创造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奉献智慧,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团队中有4人担任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和委员,5人担任省科技专家,21人担任各类行业协会专家,参与开发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和专业标准12个,为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产教融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依托中欧班列合作平台和泰国廊曼交通学院等平台,开展“一带一路”沿线技术人员培训,完成肯尼亚182名本土学员6个月培训任务,输出匈牙利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标准1项,服务“高铁走出去”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