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纪,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深耕辅导员与班主任管理岗12年,带领24名班主任、11名辅导员守护2161名学生,创新“思政+专业+实践”育人法,获陕西省优秀辅导员等荣誉,主导“铁军团”案例登《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马纪深耕育人一线12年,始终以“铁路人”的严谨与温情,善于从平凡学生身上挖掘闪光点,用“精准引导+平台搭建+全程陪伴”的独到育人方法,助力多名学生实现从“平凡”到“优秀”的跨越,用一个个感人故事诠释 “育人导师”的责任与担当。

20250912173352277-93-c2c9b.jpg_scale.jpg

以“潜力挖掘”为钥,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铁道供电专业学生小王入学时表现平平,在学生团组织选拔中胆怯退缩,马纪却敏锐地发现他“敢表达、有热情”的特质。结合学院“红色讲解团”育人平台,马纪轻声鼓励“铁路故事需要有人讲,你的声音里藏着打动别人的力量。”在他的引导下,小王加入思政讲解团。从帮小王深夜修改“宝成铁路建设史”宣讲脚本,到指导他结合专业视角解读铁路精神,马纪全程陪伴。一年多后,小王不仅多次担纲对外宣讲主讲人,更获学院“明星讲解员”称号。

看到小王的突破,马纪又鼓励他拓展专业领域,为其对接专业教师组建“技能竞赛攻坚组”,分享备赛手册,还联系西安铁路局工程师解决“智能驱鸟器”项目技术瓶颈。最终,小王作为项目主讲人斩获省级互联网+大赛金奖,毕业时成功入职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成为首批赴国铁集团培训的学员。“是您推着我往前走,让我知道自己能走这么远。” 小王的话,道出了对马纪的感激。

以“特质匹配”为引,助力学生职业进阶

铁道供电专业学生小郑初入思政讲解团时,虽有热情却常因紧张卡顿。马纪发现她对铁路红色历史理解深刻,便从宣讲仪态、语气把控教起,逐字打磨讲解脚本,模拟接待场景演练,小到握手礼仪、大到应急应变技巧,都细致指导。一年多历练后,小郑变得成熟稳重,多次承担重要宣讲任务,获学院“金牌讲解员”称号。

毕业季,小郑因职业选择犹豫时,马纪结合她“沟通强、心思细” 的特质,建议他参与专运中心选拔:“专运工作需要懂铁路情怀、有综合素质的人,你的宣讲经历就是优势。”为帮小郑备战,马纪连夜整理选拔要求,设计“8关面试模拟培训”,从政策问答到公文写作亲自把关,还帮她将“宣讲重细节”经验转化为“专运服务重细节”的面试思路。最终,小郑成为全省仅2名获专运中心进京面试资格的毕业生,成功入职代班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在北京专运中心工作,如今工作表现优异,多次圆满完成重要任务。

从挖掘学生潜力到匹配职业方向,马纪始终以 “因材施教” 为核心,用温暖的陪伴、专业的指导,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他的育人故事,不仅展现了对学生的精准洞察与悉心培育,更彰显了“育人导师” 以生为本、助力成长的精神风貌,成为职业教育领域育人的生动典范。

在“五大育人”工程中,他将铁路精神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以“党建+红色文化”工程为抓手,打造“钢轨上的红色宣讲团”育人品牌。通过系统化培育、实战化历练,该品牌先后培养出王世杰、郑立雪等12名“金牌讲解员”,开发“宝成铁路建设史”“火车头奖章获得者事迹”等8个特色宣讲模块,年均开展对外宣讲30余场,覆盖师生、社区居民、铁路职工超2000人次,不仅让红色基因在铁路学子心中扎根,更让“兴路报国”的精神通过宣讲传递到更多人心中,成为学院思政育人与行业文化浸润深度融合的标志性品牌,相关经验还被 5 所兄弟院校借鉴推广。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