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求索,教学相长

“离散数学”这门“不太亲切”的课程在谢琨过硬的专业实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下变得更有温度。谢琨在担任离散数学的主讲老师后,广纳学生意见,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效调整。“我们强化了课程中与计算机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绘制知识图谱,深化内容的创新性和挑战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融合的高阶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高阶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初级(记忆和理解)、中级(应用和分析)、高级(评价和创造)3个层次,设计变换不同难度系数的教学内容与问题‘陷阱’,满足不同学生挑战性学习需求。”除此之外,谢琨设计“思—辩”相结合,“独立—协作”相交叉的多样化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疑点问题答题卡、协作学习、专题讨论课、开展翻转答疑等。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谢琨协同团队以离散数学课程参赛,充分展示先进教学理念与创新成果,一路过关斩将,以优异的表现一举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该团队也西电唯一在此届比赛中获奖的团队。

她参与了“多模态感知数据驱动学习行为建模、分析与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申报、“计算机类课程智慧教育平台”开发等科研活动,将科研反哺教学,让科研有温度,教学有深度。谢琨还同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作为本科生导师,她激励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谢琨带过的多位学生都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此外,她还悉心指导研究生,所在团队获“研究生导学思政育人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团队”和“‘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

二、开拓创新,趣味课堂

为提高网课教学效率,打破“课堂只有一位老师”的传统授课模式,谢琨设计了“双师双侧”的授课模式,即对相同时段的授课班级进行合并,每节课两位教师同时进入直播间,由一位教师主讲,一位教师主教,当教师 A“主讲”的时候,教师 B 实时联动,负起“主教”的责任,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处理学生的突发情况,并快速记录和梳理课程的相关信息,及时发起疑点问题答题卡,插入“击鼓传花”随机答等互动模式,拓展课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课后,A、B 教师应就当日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梳理问题,并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搭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同时,B 教师每周将最近一周的典型问题整理成文档,提供给学生查阅,并为建设线上自动答疑系统做准备。“双师组”协同整个课程组成员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夯实“基层教学组织”,进行线上题库的建设,将信息技术引入学习的全过程,对教学活动进行观测,做出统计分析,并向任课教师反馈。“双师双侧”模式得到学生们广泛称赞,在课后问卷中,80%以上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非常满意。“双师双侧”模式也被评为陕西省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三、春风化雨,以德育人

在谢琨看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要的责任是立德树人,而以身作则,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二十余年执教过程中,她始终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思想,严于律己,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了人民教师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谢琨作为党支部书记,其所在支部长期坚持“树榜样、促业务、抓落实”,设立了“教学先锋岗”和“科教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系里超1/3教师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或科研奖励。对她而言,帮助学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本能,当被问及为何多次帮助困难学生时,谢琨表示:“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能帮就帮。”从教以来,谢琨一直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尊重,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她以关爱包容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学生。春风化雨,以德育人,谢琨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与热情。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