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男,1972年5月出生,无党派人士,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西安体育学院足球学院足球教研室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中国足协教练员讲师、体能讲师。

在高校足球教育与竞技体育领域,有这样一位深耕30年的从业者,他始终以专业素养为基、以育人初心为要,在教学、科研、实践指导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

20250912111058565-31-c7eb5.jpg_scale.jpg

教学科研并重,筑牢专业根基

从教30年来,他始终扎根教学一线,承担足球学院本科足球专项课、校园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足球体能课及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等多门课程,主讲的《足球体能训练与监测》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为足球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扎实的课程体系。2017年西安体育学院成立足球学院,个人独自完成足球学院《足球理论与实践专项课程》教学大纲,制作6个学期的理论课PPT以及实践课教案,学生考核测试评价细则和标准。

科研领域,他聚焦足球运动规律与训练实践,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5项,深度参与全运会科研攻关课题2项,主编50万字《足球体能训练》教材,为足球体能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参编的2本专业书籍也成为行业内的实用参考资料。

20250912111057360-30-9cca5.jpg_scale.jpg

深耕竞技赛场,助力队伍突破

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他多次投身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担任四届全运会男足助理教练兼体能教练、两届城运会男足助理教练兼体能教练,以及中国国少女足(03-04年龄段)集训队体能教练。在这些岗位上,他将理论研究与赛场实践紧密结合,围绕体能储备、运动监测等关键环节制定科学训练方案,为队伍提升竞技水平提供了专业保障。

积极响应文化润疆,通过西部援疆计划,借调至新疆体育局,担任新疆U20男足助理及体能教练员,帮助球队资格赛顺利出线,获得第15届全运会决赛资格。

20250912111100213-33-d4d04.jpg_scale.jpg

育人为本,桃李芬芳满足坛

在人才培养领域,他始终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着力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操的复合型足球人才。

本科生培养中,2004级体育教育系足球专项班学生李杜亮,在其指导下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技术分析及广东全运会男足U20助理教练兼科研教练;1995级运动训练系学生黑晓虎,现为国标级足球裁判员,担任中国职业联赛及青年联赛裁判员监督,在绿茵场上以专业判罚守护公平竞赛精神。

研究生培养同样成果显著: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张泽文,曾任中国奥林匹克男子足球队技战术分析兼体能教练,现担任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B队及山东U20男足全运会代表队体能教练;2021级体育教学专业硕士曹子含,曾任职于上海港足球俱乐部U19青年队,目前任湖北省U20男足全运代表队及湖北青年星职业足球俱乐部体能教练;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胡才虎,担任上海港足球俱乐部U17青年队及安徽省U16全运会男足体能教练;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穆禹辰,成为国家级足球裁判员,活跃于中国职业联赛执法一线;2009级体育教学训练学硕士刘运涛,则在山东鲁能足球学校技术部深耕,现任山东省U18男足全运会科研教练。

20250912111058532-18-037ed.jpg_scale.jpg

发掘培育新秀,输送国脚级球员

在运动员培养方面,他着眼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规律,多年来助力多名球员从地方队走向职业赛场乃至国家队。陕西省95-96年龄段球员邓涵文,在其2009—2013年的备战指导下,随队获得第12届全运会决赛第四名,2017-2022年间入选国家男足,现效力于中超武汉三镇俱乐部;97-98年龄段球员曹永竞,经其2014—2017年系统培养,随队参加第13届全运会预赛并获第9名,2024年入选国家男足,现效力于中超北京国安俱乐部;同年龄段的张宇峰,亦在其指导下成长为中超云南玉昆俱乐部的主力前卫。

30年来,他始终以专业能力连接教学与竞技、理论与实践,既为足球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也为高水平赛事输送了优质力量,用坚守与深耕诠释着对足球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担当。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