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全英汇的科研观,“实践出真知”是他常用来勉励遥感团队学生和课题组成员的口头禅,也是他多年来科研历程的真实写照。

一、“国之大者”,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2000年,全英汇进入西电电子工程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进行学习,毕业后,他师从邢孟道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后又进入“中国雷达裁判长”保铮院士门下攻读博士。2007年,全英汇留校任教后在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雷达遥感成像研究。2019年,电子工程学院整合物联网系和光电系引进遥感领域人才,全英汇被调至新成立的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带领课题组开展遥感科学与技术重点研究,其团队科研方向为遥感探测和智能感知。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团队瞄准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感知探测难题,攻克关键瓶颈技术,服务重大系统和工程产品研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千万级项目支持下,重点开展了区域复杂电磁环境智能感知与目标探测研究,突破了捷变雷达技术,构建了雷达和光学多源融合探测系统。所突破的关键技术服务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空集团以及中电集团等各大研究所的重要装备中。

二、智慧之眼,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全英汇团队应用遥感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安防警戒、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灾情感知等应用领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西安市先进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遥感成像科技创新团队,全英汇团队开展多源遥感探测研究,形成了西电“信息+”特色遥感应用,服务于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助力智慧农业和秦岭生态保护。全英汇带领遥感团队开展生态修复遥感落地应用,以深度集成感知为先进技术,对陕西省2000年至2022年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监测,重点对秦岭地区的森林变化进行多尺度分析,为陕西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秦岭林业保护提供了客观的、可靠的数据支撑。

团队连续两次获批陕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在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榆林市科技计划等项目支撑下,全英汇团队聚焦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激光雷达、微波雷达、光学传感器融合,开展了陕西省秦岭森林碳储量和智慧农业遥感监测研究,成果为陕西省“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建设和陕西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三、育才种树,从实验室到一线成长

“我的教学理念是‘知识的活学活用’,希望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与平时的所见所闻相结合。”在本科生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课上,全英汇经常带领学生走进科研实验室参观,身临其境感受所学知识的高阶应用,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遥感专业建设多年来,全英汇及遥感系的老师们通过参加国家遥感专业建设研讨会,反复修订学校专业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了“信息+遥感”的课程体系以及本科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团队编写具有西电特色的遥感课程教材,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引进海外课程,支撑本科双创实践周学习。同时,成立了遥感俱乐部,为学生搭建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成长平台。近两年遥感专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24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遥感专业班级荣获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班集体”称号。

“科研一线是最锻炼人、培养人的,”培养研究生时,全英汇最注重的就是“实践”二字,“由于我们承担的科研项目大多都来自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项目和需求,同学们就能得到很多去研究院所、试验外场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调试的机会。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锻炼了他们通力协作的精神。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去了科研一线为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从秦岭保护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全英汇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他笑着说:“希望我们的成果能够助力更多生态保护事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电力量。”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