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团队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课程获评陕西省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线下课程。所建演示实验室获评“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超3000人次。现有教师25人,含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等多名省级人才。

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团队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8人;博士18人,硕士7人。团队主要承担面向全校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大学物理公共课,师资结构合理、力量雄厚,拥有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校级拔尖人才2人,校级骨干教师5人,并多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奖,教学效果广受专家组好评。

20250910164006868-59-ec16f.jpg_scale.jpg

近年来,团队持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涵盖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演示实验平台与在线课程建设等多个方面。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将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大学物理课程于2005年获评省级精品课程,2019年获批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025年入选校级优质课建设项目。团队还主持8项教改项目,涵盖OBE混合教学模式、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智慧教学等方向,有力推动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课程教学注重基础,并设有习题课、讨论课和演示课等多种环节,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建成200平方米物理演示实验室,开设70余项演示实验,有效辅助理论教学。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已构建系统化在线课程体系,包括112个教学视频、123个微课课件(总时长920分钟)、603道随堂测试题目以及600余道课后习题,实现全部教学资源电子化,全面支持线上教学。

在公益活动与社会服务方面,团队依托演示实验室资源,面向公众多次举办大型科普开放活动,累计接待西安第四十四中、西石大幼儿园及高新五中等参观团体超3000人次,社会反响良好。2023年,实验室获批“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并于同年11月举办“格物理之理,扬科学报国之梦”大型科普日活动,获学校新媒体中心专题报道。团队积极响应“访企拓岗”政策,组织教师走访企业20余家,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深化校企合作。

在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团队开设基础课选修班与专题讲座,实施“陪伴式”考研辅导模式,建立课程责任制和线上答疑平台,构建高效闭环辅导机制。2022年至2024年,物理专业考研录取人数逐年递增,分别为10人、25人和31人,辅导成效显著。

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2024年获陕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另在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双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2024年首次参加第五届“九斗杯”全国大学物理课程知识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西北区奖24项,并获优秀组织奖;2021-2025年间,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西北区奖34项;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光学设计赛道中获全国三等奖2项;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校级银奖1项,铜奖1项,以及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

近年来,团队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4项、教改项目8项;建设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3门,获校级精品教材、课程思政项目及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各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2022年以来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0余人次,选派国内访问学者1人。党建方面,2023年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3人次,教工党支部获评校级样板支部;2020至2025年间,获校级师德先进个人5人次、校级优秀教师7人次。

团队积极参与招生宣传,2023年获全国高校影视教学类作品三等奖,2021年获全校招生宣传创意优秀奖。近年来组织教师二十余人次赴陕西、广西多地中学开展招生工作,签约2所优秀生源基地,并配合制作《探秘实验室之物理演示实验室》等宣传视频,通过学校官方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

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团队每学期承担约100个自然班的课程教学,在各级评建工作中表现出色。团队始终团结奉献、不忘初心,力争在未来取得更大进步。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