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训练团队: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新模式,培养卓越体育专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5-09-10 17:17:0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陕西理工大学体育教学训练团队教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扎根秦巴,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激发担当作为新动能,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
团队在邱毅教授的带领下,凝聚了一批长期扎根教育一线、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团队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多年来团队教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己任,依托省级教改课题研究,针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身体素质下降、专业技能不强、职业技能单一、品德教育薄弱”等痛点,紧密围绕新时代专业人才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创立了“健体魄-强专业-拓技能-树品德”四位一体卓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了“一心、二练、三测”机制,强健学生体魄;构建了“教学、训练、竞赛、实践”四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精进学生专业技能;从“训练竞赛、创新创业、健康促进、健康保障”四个领域拓展学生职业发展技能;从“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三个层面培育学生体育道德品格,使学生核心素养立体化发展,实现体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做法如下:
1.健体魄:体育本质功能就有强健体魄的作用,对从事体育者有着更高的要求,以起到榜样模范的作用。团队建立了“一心、二练、三测”机制。即以健强学生体魄为核心,实施课内外双循环的体能训练模式,采用课程专项体能考核测试、冬训一般体能强化测试、创高APP百公里累积性达标测试等三种特色化测试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体能素质,展示体育专业人才强健体魄形象。
2.强专业:团队牵头构建了“教学、训练、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特色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既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提升,又强调实践应用与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采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行挂牌教学;采用集体公开、以赛代考等特色化评价方式和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与质量。建立校、系、年级三级训练体系,成立体教融合虚拟教研室,整合教练队伍资源,实现常态化训练。通过“体教、校校、校地、体育+”四融合发展模式,构建了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院、校、省、国”四级联动竞赛机制,实行“以赛代训、以赛代考”等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拓技能:树立“一专多能”育人理念,围绕“训练与竞赛、创新创业、健康促进、健康保障”四个领域开展技能拓展训练,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4.树品德: 树立“以体育人”理念,构建“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四个路径”的体育品德培养模式。培育学生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采用“讲、润、体、思”四个体育思政育人路径,实现体育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训练与竞赛的无缝衔接,全面培养学生优良的体育品德。
通过“健体魄、强专业、拓技能、树品德”四位一体卓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陕理工体育教育专业建成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4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团队以教师为核心牵头组建田径、篮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棒垒球等13支体育代表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均名列前茅。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体育竞赛前三名50余项,学生参加校级技能大赛连续三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毕业生平均拥有职业资格证书3个以上,拓宽了就业渠道。学生竞技体育水平、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均得到极大地提升,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