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精神旗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遵循”,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扛起“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政治责任,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扎根立德树人各环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一、以“情怀”铸魂,锚定教育发展目标

教育是饱含情怀、承载使命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扛起这份情怀与使命,让教育真正成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的硬核力量。

一要深刻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政治属性是根本。要始终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人民属性是底色。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家长放心不放心”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战略属性是使命。教育要着眼未来发展,主动对接社会变革、深化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二要准确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含义。教育家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扎根教育一线的实践准则:需将个人理想奉为毕生事业,深度融入教育发展;需尊重教育规律与学生个体差异,以爱心呵护每一名学生成长,助力每个孩子在教育中找准自信、健康发展;需沉心深耕管理、教学与质量提升,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要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育人事业。选择投身教育,需实现三重境界跨越:从“自爱、他爱到博爱”,以自爱为起点、他爱为延伸、博爱为升华,让心中爱意从微光汇聚为照亮他人的火炬;从“小我、大我到无我”,以格局拓展实现自我超越,最终抵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再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成长为引领学生前行的教育者。  

二、以“能力”固本,练就育人过硬本领

坚持“以精神引领能力提升,以能力践行精神内涵”,构建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让教育工作者既怀“育人情怀”,又具“授业本领”。

一要建立名校长队伍,完善成长体系。建立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校长成长发展体系,做好名校长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名校长队伍,带动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二要培养名师名家,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青蓝结对”、名师引领等活动有效带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整体提高,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要打造成长平台,带动整体提升。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名师培养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共同教育理想与追求、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以“责任”凝心,守住教育工作标线

责任是教育管理者的立身之本,具体体现为个人修养的“严”、职业道德的“正”与做人准则的“实”。落实责任担当,要守住质量、法纪、安全三条核心底线。

一要力争质量高线,聚焦全面育人。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既要抓学生学业水平提升,也要抓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既要关注尖子生,更要关注后进生的成长。要抓课堂,把“课堂效率”作为核心,让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精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二要严守法纪红线,坚守廉洁底线。教育虽是清水衙门,但绝不是法外之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明大德,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严起,严格遵守纪律,不贪不占、不谋私利。

三要压实安全底线,筑牢防护屏障。没有安全,谈何教育?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基石。校园安全物防是基础,技防是辅助,人防才是关键。要压实校长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主要责任人、班主任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四、以“担当”立行,扛起育人重任

作为教育管理者,担当是困难面前“我先扛”,矛盾面前“我先管”,责任面前“我不推”。

一要全员担当,带头实干攻坚。当领导不能只当指挥员,更要当战斗员。遇到困难,要冲在前面,带下属干。要率先带头,带领大家一起干。而不是一味批评、甩锅。只有这样,才能拧成一股绳,才能打硬仗、打胜仗。

二要家长操心,回应民生关切。家长的教育焦虑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家校沟通不畅,就要多听家长的真实声音,家长满意了,教育才有更坚实的根基。

三要社会尽责,践行育人使命。教育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成才,更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要站在为全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把学校的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教育管理者,始终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作为核心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涵养教育情怀、锤炼教育本领,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书写新时代教育华章。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