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牛育华:四十三载耕耘育桃李 腐植酸技术润沃野 | 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09 14:42:3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在陕西科技大学,有一位教授从教43年,既担任过学院领导职务,分管过学生管理工作,又从事过宣传统战工作。她教授过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制版化学和应用化学等多门课程,无论是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还是科研工作,始终不忘初心、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她就是牛育华教授——一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守初心,立德树人育英才。从教四十余载,牛育华教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将“师德建设筑牢育人根基”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她深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教授多门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她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牛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激情,她能够把抽象的化学概念讲得生动有趣,让我们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这是学生们对她的普遍评价。牛育华教授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她的课堂上获得成长。
创新创业指导,成果丰硕耀眼。牛育华教授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荣获国家银奖2项、陕西省金奖3项。2021年,她还荣获陕西省教育厅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团队,从项目选题、方案设计到实验操作、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常说:"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科研攻关克难,服务国家战略。在科研领域,牛育华教授带领团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书写了多项从“0”到“1”的辉煌。她带领团队从事矿源腐植酸新材料研究,形成了苹果提质增效腐植酸“五位一体”轻简化免套袋集成技术,成为陕西高校“三项改革”的一面旗帜。她的科研工作始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技术创新,她和团队将低阶煤(煤矸石、煤泥、粉煤灰)制成土壤改良剂、改土治沙剂、可降解营养地膜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了煤基固废从"污染源"到"资源库"的转变。
管理服务并重,彰显责任担当。牛育华教授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在行政管理方面也同样出色。她曾担任学院领导职务,分管过学生管理工作,还从事过宣传统战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展现出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注重“经验共享驱动专业成长”,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交流,分享教学科研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她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强大,才能真正做出成绩。”
荣誉见证奉献,初心永不改变。从教四十多年,牛育华教授多次荣获优秀教师称号和优秀党员及党务工作者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她多年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她教育生涯的生动注脚。“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就是对牛育华教授的真实写照。然而,对她来说,最大的荣誉是学生的成长成才。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每逢节日,来自天南海北的祝福和问候,是她最珍贵的礼物。牛老师爱生如子,在她这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最好的归宿,安置一个好单位,找到一个好归宿。
如今,牛育华教授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用知识和智慧浇灌希望之花,用爱心和责任培育未来之才。她43年如一日地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牛育华教授用43年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凝聚了教育共识,照亮了前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