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警察学院副教授赵琦:以实战育警魂,用匠心铸铁军 | 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09 09:25:31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一、核心事迹:以“三个融合”践行公安、司法教育使命
(一)教学与实战深度融合,打造“活的警察教育课堂”
1.案例教学“还原现场”,打破课堂与实战的边界
将全国重大突发事件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制作“群体性事件人群疏散阵型演练”等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与战术技巧。主讲的《法警业务》课程被评为“陕西省在线精品开放课程”,本人荣获陕西省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及陕西高等学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实战演练“真刀真枪”,构建“阶梯式实战演练体系”
(1)基础层:利用模拟训练馆,开展“单警技能+小组协同”训练(如控制带离等);
(2)提升层:联合民警组织开展“突发事件联合演练”(如模拟“暴恐袭击+人群疏散”),强化多部门协同;
(3)实战层:组织学生参与“真实勤务支援”(如大型活动安保、庭审保障工作),由一线民警担任“实战导师”,指导并反馈学生工作。
(4)典型案例:2023年4月,赵琦老师带领学生赴西安市长安区法院参与某涉黑团伙重大案件庭审保障工作,从监所提押、安全检查到值庭警卫、法庭处突,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
3.“双师制”育人“精准滴灌”,牵头推动“校局合作”。
(1)邀请一线民警担任“兼职教官”,组建“1名专业教师+1名实战教官”的双导师团队,针对学生理实结合薄弱环节(如警组战术)开展“一对一”辅导。
(2)带领青年教师参与真实处置任务(如随警处置群体性事件、参与执法执勤手册编制),通过“跟岗实习—案例研讨—独立授课”路径,快速提升青年教师实战教学能力。
(3)团队成果:参编《押解与看管实务》《值庭与安检实务》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指导学生获得陕西省第五届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银奖。
(二)科研与服务同频共振,当好公安、司法“智库尖兵”
1.破解实战难题:针对“网络谣言”“涉警舆情”等治理难题,牵头研究“公安机关融媒体网络谣言治理对策研究”“公安机关政务微媒体舆情应对策略研究”等项目,2020年为榆林市公安局提供相关咨询报告被采纳。
2.获得行业认可: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指导西安市司法警察参加全国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教练员技能比赛获得二等奖两项,指导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支队参加全省司法警察警务技能汇报演练获得一等奖。
3.提供社会服务:为陕西新警入警培训、空港新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永坪分局及延长油田保卫处提供培训指导服务4次,覆盖500余人次,助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三)育人与铸魂有机统一,培育“忠诚卫士传人”
1.以“红色基因”铸魂:开设“公安英模故事汇”等特色思政教学,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警察博物馆藏品图片,引导学生厚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情怀。主讲《突发事件处置》课程入选陕西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以“职业担当”立标:在教学中融入“警察职业伦理”教育,通过“处突中法律与人性平衡”“面对熟人犯罪的取舍”等案例研讨,培养学生“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的职业品格。
3.以“终身学习”赋能:联系优秀校友分享一线经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不断突破”的成长观。
二、典型影响与示范价值
教学模式的革新者: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为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案例库+演练场+双导师”模式。
科研转化的践行者:打通“实战需求—科研攻关—成果应用”链条,证明公安、司法教育科研必须扎根一线、服务实战,为院校服务公安、司法中心工作提供了样本。
铸魂育人的引领者:将政治建设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英模引领—案例浸润—实践淬炼”的忠诚教育路径,为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提供了鲜活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