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警察学院副教授白冰:“公安讲台的钢铁脊梁” | 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08 16:57:05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一、病痛压不垮的钢铁脊梁
自2016年确诊重度痛风及冠心病以来,白冰经历8次痛风急性发作住院、3次心脏入院治疗。医生多次下达“减少站立、避免熬夜”医嘱,但面对教学竞赛攻坚与公安实战课程创新重构重任,他始终选择“教育优先”:
1.2021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省赛备赛期:双足关节红肿无法行走,在轮椅上加装电脑架,躺卧修改教学设计,决赛前夜注射止痛剂站立完成演示;
2.2022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省赛冲刺期:因备赛严重过劳,心脏入院治疗。入院治疗期间依旧带病参加省赛决赛,依靠顽强毅力过硬本领,坚持完成省赛比赛。
二、创新实践:疼痛浇铸三重突破
1.“跛足攀登”摘取教学竞赛硕果
(1)2017年全国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痛风发作期间,双足缠满绷带参赛,作品《excel批量信息提取在公安户籍数据中的应用》首创“数据溯源”四步教学法,获全国职业院校三等奖(当届赛事公安院校最高奖)。
(2)2021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备赛期间急性痛风发作,靠双拐支撑,完成教学备赛各项资料写作,作品《小岗位大担当 小表格大作用——WPS表格在防疫工作中的大作用》以“数据深度+实战效度”双创新辅助疫情防控,获省级二等奖。
(3)2022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决赛期间,因心脏病情严重入院治疗,住院期间仍坚持优化教学设计,带病参加决赛,凭《疫情防控数据在WPS中的分析与应用》实现陕西省公安院校在该赛事一等奖“零的突破”。
2.构建“链接课堂到实战”实战化教学创新体系
(1)实战导学:将“疫情防控实战案例”改编为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实战数据赋能,深度分析,掌握数据分析技术,近三年已先后累计实战案例20余项,实战教学转化率达80%以上;
(2)实战融合:构建实景、实务、实岗、实操、实评的“五实”场景,与“线上自主学习课堂+线下实训学习课堂+课后实战任务平台”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深度实战融合,全力支撑实战化教学要求,最大程度将实战化思维、理念融入课堂,开展实战化教学与人才培养。
(3)实战重构:以实战需求为牵引,编写校本《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实训手册,完成22项微课课程建设,构建了20余个公安信息化技术实战案例资源,构建了具有公安信息技术特色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有效支撑职业能力生成。
(4)思政融合:充分挖掘公安实战思政元素,把公安队伍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搬进课堂,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育身边的人,增强学生职业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锻造课程思政“公安样板”
(1)主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安信息系统应用》:
(2)技术报国模块: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章节,剖析“西北工大遭境外APT攻击事件”,强化“自主可控”技术信念;
(3)法治信仰模块:在“人脸识别技术合规性攻防辩论”章节,结合《数据安全法》解读,培育“科技向善”职业伦理;
(4)为民初心模块:在“养老诈骗预警”章节,引导学生用技术守护弱势群体。
(5)数据强基模块:在“疫情防控”章节,以英模精神育警铸魂,引导学生使命担当。
(6)舆情研判模块:在“大数据分析挖掘”章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三、育人成效:生命烛火点亮从警初心
(1)学生成长:指导学生获第十五届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学生张某在感言中写道:“白老师痛风蹒跚指导我们的背影,是我们从警路上最挺拔的坐标。”
(2)行业辐射:《公安信息化》课程累计培训基层新警600余人次,新警学员培训后评价:“实现技术能力与警察精神双塑造”,授课中相关信息化技术内容在基层派出所被有效应用推广。
四、精神凝练: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公安诠释
白冰以“足不能立,心向教育”的坚守、“病痛缠身,创新不辍”的锐气、“以技育警,以德育魂”的匠心,生动诠释“四有”好老师内核:
理想信念如山:病痛压不垮的钢铁脊梁,一心扎根公安教育;
道德情操如玉:疼痛浇铸三重突破,教学、竞赛、思政创新实践
扎实学识如刃:业务扎实本领过硬,获国家教学竞赛奖1项、省部级3项,科研论文20余项;
仁爱之心如炬:关心学生额外授课,近五年带病完成各类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编写校本《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实训手册,完成22项微课课程建设,构建了20余个实战案例资源,累计超200课时,学生称其“永不掉线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