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崔屹嵘:深耕电气自动化领域,匠心培育高技能人才 | 2025陕西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典型
发布时间:2025-09-08 16:44:0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在高职教育这片培育技能人才的沃土上,有一位深耕电气自动化教学领域20年的“引路人”——崔屹嵘老师。作为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他始终秉持“以技立身、以育化人”的教育理念,将企业实践经验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育人情怀,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技术、能操作、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优秀典范。
一、革新教学模式,打破“理论与实践脱节”壁垒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绝不能让课本知识与行业实践隔着一道墙。”这是崔屹嵘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2005年,崔屹嵘进入高职校园任教,经过几年的教学和时间,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电气自动化领域的PLC编程、变频器调试等核心技能“听得懂、不会做”,毕业进入企业后还要重新培训,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为解决这一痛点,崔屹嵘主动牵头重构课程体系,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拆解为“项目化任务模块”。例如在《工程制图与电气CAD》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教学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对《工程制图与电气CAD》的教学课程的改革,精心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工程图能力、绘制工程图的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他的推动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在实训课上的参与度从原来的60%提升至95%以上,就业后得到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
二、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
“高职教师不能只守着课堂,更要当好校企合作的‘连接器’,让企业资源成为育人的‘活教材’。”崔屹嵘深知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教以来,他始终致力于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从企业引入真实项目、技术标准和师资资源,为学生搭建“在校学习—企业实践—毕业就业”的无缝衔接通道。崔屹嵘参与全国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西咸新区人工智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业智联网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数据科教融汇创新中心建设。
三、关爱学生成长,做“技能与人生”的双导师
“高职学生大多对技术充满热情,但部分学生存在学习自信心不足、职业规划模糊的问题,需要老师既教技能,又帮他们找准方向。”在崔屹嵘看来,高职教师不仅是技能传授者,更应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始终坚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用耐心和关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
四、引领团队发展,打造“专业教学创新”标杆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才能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持续动力。”作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团队成员;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成员;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产业人才基地项目专家组成员,始终注重团队建设,通过“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带领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推动专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崔屹嵘老师的事迹,是无数高职教师深耕专业、潜心育人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高职教师不仅能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更能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