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绥德好课堂”建设,学校于近日正式启动“周周公开课”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通过年级组公开课展示、集体观课议课等形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0250904151108.jpeg

9月2日起,二年级林瑞老师和五年级常蕊老师分别执教《植物妈妈有办法》和《桂花雨》,两节精彩课例率先亮相,为本周语文教研活动拉开精彩序幕。活动特邀邗江区首席导师唐海燕和李思憓莅临指导,为课堂深度进行评析引领。

林瑞老师执教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主线,通过“自主先学、合作助学、踊跃展学、以练促学”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小组合作、实物观察,生动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课堂注重学生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协同发展,充分体现低段语文教学的情趣与实效。

20250904150953376-60-41a82.jpg_scale.jpg

常蕊老师执教的《桂花雨》则立足高段学情,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情感。通过任务驱动、小组交流、背景拓展等方式,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借桂花抒发的思乡之情,初步领悟“借物抒情”的写法。课堂书声琅琅、情理交融,实现了语言发展与人文熏陶的双重目标。

课后,语文教研组立即组织开展“课间微议课”活动。唐海燕和李思憓从学科本质和学生发展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度评析,指出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科素养的落地,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就教学内容的取舍、学习活动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参与度、教学评一致性等维度进行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节课都体现了“绥德好课堂”的理念,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教师们也就课堂容量、读写结合等细节提出了优化建议。

20250904150953214-55-5a10d.jpg_scale.jpg

据悉,此次语文大教研活动是学校落实《绥德县2025年教育工作要点》和学校学期计划的重要一环。本学期,学校将持续推进“周周公开课 人人大教研”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公开教学展示,涵盖各个学段与课型。学校还将依托“133”校本教研体系,加强集体备课和课例研究,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和大单元教学实践,进一步实现“强课提质”目标,为打造“绥德好课堂”品牌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