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高质量共建新阶段,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增长点,也是陕西省推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中之重。立足爆发式增长的跨境电商新质人才需求,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以校企共建课程为抓手,积极探索思政育人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同向同行。

5a2937f07f1abab77fd5d3178d1dbc2e

针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存在行业情景疏离、技能培养不足、实践手段单一等共性问题,在学院顶层设计的规划下,王津津、杨蕾、马嫣然等骨干教师组建《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等专业课程团队,遵循立德树人的任务框架,持续开展思政育人内涵式发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学院按照新质知识与学研联动互促、新质技能与岗赛情景对接、新质素养与实践创新结合的建设思路,对标ACBSP国际认证标准与本科教学教学评估要求,建成课程思政生态闭环模式并取得切实成效。一方面,强化价值引领。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共富”、“赋能非遗产品出海”等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利用“三下乡”、“项目调研”等社会场景对接企业、手工艺人等多元主体,在撰写商业方案、开展课题研究、践行创新创业的一体化过程中,充分感知课程思政的柔性沁润,实现学习内驱力激活、择业使命感激发、职业责任感夯实的梯次进阶。另一方面,强化成果导向。依托课程建设,孵化国家级A类竞赛、大创项目30余次,撰写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与实践案例,联动阿里巴巴国际站深入开展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贯通课堂教学向赛研创岗的进阶路径。

7d4d1985a7daa2684d83658e9a061b6e

“赛研项目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在王津津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选定跨境电商赋能毛绒玩具出海主题,面向中亚市场开展科学选品、平台运营等实践活动,分析品牌建设的路径差异,获得跨境电商领域的多项国家级A类竞赛,为后续实习就业奠定重要基础。”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获得优秀结项的2022级学生李子娇说。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