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水 小心“游泳耳”乘虚而入
专家:家长需提高警惕,关注孩子耳部健康
作者:王江黎
发布时间:2025-08-17 22:00:14 来源:西安晚报
暑假期间,游泳成为孩子们消暑解热、强身健体的热门选择。然而记者注意到,近期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多例因游泳导致外耳道炎的孩子。专家提醒,当前正值“游泳耳”高发期,家长们需提高警惕,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
7岁的壮壮(化名)上周跟着爸爸去泳池玩了两个小时,回家路上还兴奋地说自己学会了憋气。可第二天一早,他就捂着右耳直哼哼:“爸爸,耳朵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到医院一查,医生诊断为急性外耳道炎,也就是俗称的“游泳耳”。
“游泳耳”可不是耳朵进水这么简单。据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王芬医生介绍,外耳道炎是皮肤和皮下组织被细菌或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儿童的耳朵通道又窄又弯,堪称细菌的“天然培养皿”,是耳部炎症的高发人群。
王芬表示,导致耳朵发炎的“导火索”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孩子游泳后,耳道里容易积着小水珠,这些水长时间泡着耳道皮肤,导致保护屏障被破坏,细菌就趁机“攻城略地”;其二,泳池里的消毒剂、海水里的盐分,都会打破耳道原本的酸性“防护盾”,就像把皮肤暴露在恶劣环境中,抵抗力自然直线下降;其三,不少家长喜欢用棉签给孩子掏耳朵,其实这很容易擦伤耳道皮肤,就像给细菌打开了“方便之门”,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感染。
应对外耳道炎,需要家庭护理与医院治疗双管齐下。专家提醒,如果只是轻微不适,先让耳朵保持干燥,比如用吹风机温凉风距离耳朵20厘米以上轻吹;在等待观察期间,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对于中重度症状,则需要就医治疗。局部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也可同时采用微波等物理治疗加快炎症消退。建议滴药前先手握药瓶3-5分钟,防止药液太凉刺激耳道引起眩晕;滴药后保持侧卧位10-15分钟再起身,使药液与患处充分接触,提高治疗效果。
严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耳痛剧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止痛药缓解疼痛。当外耳道炎合并外耳道疖肿且有分泌物溢出时,要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进行专业处理,不建议自行用双氧水或酒精冲洗,也禁止用棉签清理耳道分泌物,以免因操作不当加重感染。
王芬提醒,在应对外耳道炎时,这些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耳朵进水肯定会发炎?只要及时把水弄干,耳道屏障没破坏,就不容易发炎。
误区二:用双氧水消毒更保险?双氧水像“双刃剑”,可能刺激破损的皮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误区三:扛一扛就能自己好?轻度的可能自愈,但中重度会越拖越严重,甚至影响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