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临五路社区托育中心环境温馨雅致。

托育中心里的各类玩具教具。

“幼有善育”关乎民生幸福,为了让更多家庭实现“愿意托、托得起、托得好”的美好愿景,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托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和探索多元模式,出台支持政策,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托育服务水平,以“小托育”托起“大民生”。

据悉,今年上半年,西安市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稳步推进为民实事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6月底,121个托育建设项目中,开工61个,其中,建成3所用人单位办托点、8所公办托育机构、1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

托育嵌入社区

将民生温度送到“家门口”

0至3岁的婴幼儿是社会中最柔软、最需要呵护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托育”服务旨在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提供全面的照护与教育,它不仅关系儿童的日常生活需求,对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的家庭,以及缺乏育儿经验的年轻父母来说,“托育”以灵活的照护和教养服务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

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更是将托育服务融入社区,机构设立在社区内部或周边,贴近居民生活圈,通过利用社区闲置空间(如社区服务中心、活动站等),实现“步行可达”,解决家庭接送不便的问题,让托育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托育如何嵌入社区?如何托起居民“家门口”的幸福?近日,记者走进雁塔区曲江街道春临五路社区托育中心看到,从空间布局到玩具教具,从安全防护到教学互动,每一处细节都很用心。温馨雅致、充满童趣、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安全舒适的休息区,功能齐全的游戏区以及专业的保育设施一应俱全。

春临五路社区托育中心负责人梁莹告诉记者,中心属于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去年底装修完毕,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各类手续的办理,9月份就可以开始计划招生了。“园区开设一个托小班和一个托大班,可收托30名3岁以下的幼儿。我们提供专业照护、保教结合的托育照护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此外,为了满足家长需求,中心提供延时托育服务,解决家长临时有事时的孩子安置问题。”梁莹介绍说。

梁莹表示,“小而美”的环境将普惠托育服务有机嵌入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方便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同时,幼儿日常活动也可在熟悉的小区环境内进行,减少孩子因陌生产生的焦虑。“0至3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几个重要的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动作敏感期及语言敏感期,为此,我们在班级里投放了丰富的玩具教具,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依据雁塔区普惠托育要求制定收费标准。设有独立的厨房,每周不低于38种的营养食材,由生鲜基地每日配送,保证食材的安全、新鲜,专业厨师用科学方法烹饪,为孩子们的营养健康保驾护航。

解决“带娃”难题

政府兜底硬件+专业机构运营

近年来,西安市将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回应“幼有所育”期盼的重要举措。上半年,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稳步推进为民实事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正是这一体系中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创新模式。

春临五路社区副主任程晨告诉记者,所管辖区属于城市社区,周边5个大型小区约1万多人,老人和孩子的占比较大,其中不少家庭都有带娃的需求。然而,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婴幼儿的妥善照顾,成为许多年轻父母共同面临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协调,社区决定通过规划建设“嵌入式”普惠托育中心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免费场地,我们压缩社区办公区面积,腾出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空间,并引入专业托育机构作为第三方进驻,将派驻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既经济实惠又专业的托育服务。这种‘政府兜底硬件+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减轻了家庭负担。”程晨说。

程晨表示,托育中心开始装修时就有居民开始关注了。大家不断询问托育中心的建设情况,更有家长直接咨询入园事项。为此,社区专门建立服务群,定期发布托育中心建设进度。“居民很期待托育中心的落成,除了年轻父母,爷爷奶奶们也前来打听情况。”程晨称,在交流中发现,很多老人也意识到科学育儿的关键性,愿意将孩子送到托育中心接受专业照护。

在医院上班的刘女士家住附近的金地中心风华小区,每天路过时,看到家门口的托育中心一天一个样,心里别提多高兴。“听说9月份就可以招生了,以后每天上下班顺便就接送了宝宝,太方便了!而且这里的设施都是按照0至3岁孩子量身打造,老师也经过专业培训,孩子放在这里全家人都放心。”刘女士说,她和爱人的工作都非常忙,娘家在外地,孩子出生后全靠公婆隔三岔五来帮忙,但是老人年纪大身体也不好,育儿成了大问题。去年从社区服务群得知要落成一家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招收0至3岁婴幼儿,全家人都盼着招生的那一天。

助力“幼有所育”

全市共有各类型托育机构782所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近年来,西安市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托育管理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建设。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托育机构782所,托位数5.5万个。

为进一步推进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西安市召开了普惠托育服务示范项目建设观摩会,并对项目进展汇报展示。截至6月底,全市普惠托育建设任务121个,已开工61个,其中,建成3所用人单位办托点、8所公办托育机构、1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

此外,为了提高托育机构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提高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西安市举办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就托育机构用人管理及法律风险、托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及心理健康指导、婴幼儿生活照料规范流程、婴幼儿安全防护与急救知识等方面进行授课,培训全市各区县、开发区托育工作负责人、托育机构园长及从业人员3300余人次。

西安市以区县为单位,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公安、教育等部门,聚焦传染病预防、签约清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重点环节,对托育机构开展集中检查,建立健全月巡查、季抽查、半年集中检查和重大节假日突击检查的安全检查常态化工作制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治,将安全风险从事后处理转向源头治理,从治标为主向治本转变,营造安全健康的托育环境。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