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寄初心,方寸见风骨。随着2025年高校录取工作不断推进,一张张承载梦想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跨越山海,叩开学子心门。从毛笔手书的古朴庄重到科技赋能的宇宙级浪漫,从非遗工艺的匠心独运到数字交互的智慧联结,这些精心设计的“见面礼”,成为展示高校精神的名片。

形式多样的录取通知书,正以“无声的第一课”传递着各大学的精神文化内涵。陕西师范大学以19年坚守的毛笔手写传统,在数字洪流中树起人文旗帜,笔墨丹青中彰显着大学风骨与文化传承;哈尔滨工业大学将航天基因注入设计,在录取通知书里特别放置了“哈工大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邀请函,传递出“为国铸剑”的期许;复旦大学以“复活”的开化纸作为录取通知书的材料,所绣“龙凤戏珠”图案,暗喻守护学术明珠;吉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采用特殊蘑菇纤维制成的可食用纸张,具有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特点,传递着“扎根大地”的务实精神。

创意之上更需精神底色。录取通知书设计越来越多样化的同时,应警惕“过度包装”的陷阱。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应践行环保理念,防止元素堆砌等“表面功夫”消解通知书的庄严感。

一封封创意满满、内涵丰富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大学文脉,折射出高等教育的育人智慧与文化担当。当新生指尖抚过这些设计,触摸的将不仅是惊喜,还是对“为何而学”的答案。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