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语言的精华。

印象中,唐老师话不多。翻开《青苔米花开》集子,你会惊讶于那或灵动或厚实的诗句,那长长短短的诗行,那或清浅或沉郁而又泼泼洒洒的诗意!

唐老师的话,都说在了诗中。

我赞叹唐老师的精华语言之多,更敬佩他创作的执著。如果说诗歌是年轻人的专著,唐老师一定是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穿过岁月的重重磨砺依然年轻!花甲已过的“青年唐老师”辑录的薄薄一册诗歌,谁读起来都是厚厚的茂腾腾的青春诗情,谁读着都会蓬勃出一种思绪来:青年真好!

青年唐玺的青涩涂鸦最早的作品是1985年的。收录的最接近现在的《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感言》写于2022年9月(其间有近二十年“与文学绝了缘”——《后记》中作者自叙)。我在猜近三年唐老师又有新作品吧,有点想读呢。

我们多少人败在时光漫长扯碎的散漫里,唐老师却在漫长的时光线上精心串起了一颗颗璀璨的珠子,用诗韵激发光芒,那些生活缝隙里的小情愫,那些时代发展中的大事件,就在我们的赏读中熠熠生辉了。作者的个人命运,世纪之交的变革脉动,家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在作品中都能读到。信念、失落,变幻、坚守,希冀、迷失……复杂情感总会蕴蓄出一种破局的力量来,振奋如诗歌!

青年唐玺的诗歌灵动活泼而又敦厚方正,不拘体式,旨意丰厚。学生视角的《眼镜》,天真质朴,意趣盎然:我羡慕/羡慕我的老师/有一副一圈一圈/光圈的眼镜……秋天里/我有了一副自己的眼镜/玉米秸秆镜架秆皮挽成的圈/终于超过了老师的镜片一圈一圈又一圈——唐老师体察到童稚学子的心理和行为,叙事起伏,画面感强;错行折叠的小节,错落有致,现代诗的建筑美一眼尽揽。

诗歌《丑小鸭与白天鹅》思辨性强,极富哲理: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也不是所有的白天鹅都能记得童年的自己——好诗就这样丰富阅读者的精神世界,优化读者的思维方式,还能促进我们言语思维能力的提升,继而形成审美意识。诗人的倾向很自然:而我却要称颂会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读者在辩证思考的过程中与社会生活建立经验联结,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

还有仿古诗,想象丰富,表达独特,音韵谨严,吸引得读者在火热的现代生活和典雅蕴藉的历史文化间跳脱,很有意趣。唐老师也尝试了藏头诗,还是被我悄悄地读到了,嘿嘿。

钱理群教授的有一段说法也是我很认可的: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歌是构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主体的;汉语文字之美,最充分地体现在诗歌的韵律里;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小说、散文、戏剧,无一不充满诗性。是的,唐老师的小说、散文,也是很有诗性的。

能占领诗歌这个文学高地的人是幸福的。唐老师的幸福在于安安静静地充实自己,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亮亮堂堂地奉上作品,让自己堂堂正正地和这个美好的时代相融,成就这个时代而不惊扰。唐老师在《后记》中说,自己“没有什么骄人成绩”,如今,幸福的你就是您自信书写的荣誉证,《青苔米花开》就是您长期奋斗的勋章!愿唐老师的幸福诗心若春花盛开般灿烂辉煌。

在清凉的晨曦里,在绚丽的霞光下,那些在阅读中觅得愉悦、满足的精灵们,请和我一起捧起《青苔米花开》,去看见那份清透而坚韧的热爱,觉察那些人、事、景、物的美好,感受那股倔强而含蓄的力量。染得一颗诗心,让我们在阅读中静享花开的幸福。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