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8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寻迹工业抗战 淬炼时代匠心”实践团,踏上了跨越秦晋两省的红色征程。沿着八路军120师从改编、誓师到东渡黄河去山西抗日的英雄轨迹,青年学子在云阳、富平、韩城的烽火起点重温铁血誓言,在山西百团大战遗址、黄崖洞兵工厂旧址感悟工业抗战的硬核脊梁。这场跨越800公里的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致敬,更是新时代工匠精神与红色基因的熔铸之旅。

img1

陕西之行:从改编誓师到东渡黄河

实践团队肃立于红军改编纪念碑前,入党誓词与80多年前的出征誓言在广场上交汇激荡。“那一刻,展柜中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手榴弹虽沉默不语,却似有震耳欲聋的力量!”成员王艺岩凝视展品时眼眶湿润,“先辈用简陋武器对抗钢铁洪流,靠的正是血肉之躯铸就的纪律长城。”

P1038187

P1038197

P1038256(1)

P1038292(2)

实践团队在东渡纪念碑前垂首默立,仿佛与八十余年前渡河的将士们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城南旧址的斑驳砖墙上,成员抚过当年兵工运输的辙痕感慨:“这条路上运送的不只是弹药,更是工业救国的火种。”

微信图片_20250731112918

IMG_0504(1)

第二章 山西战场:工业脊梁撑起抗战奇迹

实践团成员在馆内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党史宣讲。他们以百团大战为核心,讲述了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日军“囚笼政策”和国内投降暗流,八路军主动出击,105个团以及阳泉地区20余万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历史。宣讲深刻阐释了百团大战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彰显,太行精神与抗战精神在此交融升华。成员们交流感悟,更加坚定了铭记历史、勇担使命的决心。

img9

img10

长治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让工业抗战变得具象可感。在甄荣典“炮弹大王”展柜前,一台锈迹斑斑的旧车床让材料专业学子屏息凝视——正是当年甄荣典和工友们操作它车削炮弹关键部件、确保每一丝精度的见证。队长王心怡轻触“八一式”马步枪感慨:“80年前他们用钢盔炼铁轨造枪,今天我们以精工技能传承这份极致追求!”

UDEC7CRBAAQEE

IDPTBCRBABQBQ

从云阳改编誓词到黄崖洞兵工厂,实践团用脚步丈量出一条精神淬火之路。富平旧址的煤油灯、黄崖洞的土机床,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训基地的熔炼炉、砂型打印机在时空中叠印——工业报国的基因从未断绝,变的只是工具,不变的是“毫厘必争”的工匠魂与“心里永远是红的”赤子心!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