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时分,在陕西省图书馆内热火朝天,一群来自西安、咸阳、宝鸡的孩子们,背上特制的“考古小书包”,仿佛坐上了神奇的时光机,从22日起开启了一场为期四天、穿越千年的“秦朝探秘之旅”。这里没有枯燥的课本,有的是始皇陵的未解之谜、万里长城的恢宏史诗,以及“中国制造”在两千年前创造的惊人玄机。孩子们在历史现场亲手“解密”,与考古专家热烈互动,让沉睡的秦帝国在求知的目光中焕发生机。

“放马小弟”逆袭记:青铜车马点燃好奇火花

“秦始皇的‘豪车’比变形金刚还酷!”西北大学副教授同杨阳博士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

当高清图片中秦陵铜车马的精密伞盖机关、栩栩如生的马具细节展现在屏幕上时,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这个伞真的能360度旋转挡雨吗?”面对小考古迷的追问,李阳笑着揭秘秦代“黑科技”,更抛出趣味问题:“如果你有一匹日行千里的神马,最想去哪里探险?”

“我要去找外星人!”“我想看看未来的长城!”天马行空的答案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李阳俯身倾听每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在问答间将秦人从牧马边陲到一统六国的传奇娓娓道来。并且,为孩子们趣味解读嬴秦族群的早期图腾信仰与西陲兴起的养马根基。

荆轲刺秦现场还原:图书馆秒变“咸阳宫”

西北大学副教授同杨阳老师的课堂,则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一幕。“地图里藏着真正的匕首!”当同老师手持仿制地图道具,动态还原荆轲刺秦的千钧一发时,孩子们紧张得屏住呼吸,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的咸阳宫殿。

“老师,秦王是怎么躲过去的?”“匕首到底有多锋利?”讲台下一双双小手高举,问题如潮。同杨阳化身历史侦探,引导孩子们从殿柱位置、侍卫动线等细节抽丝剥茧,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权力中心的波谲云诡。一位小男孩课后兴奋地比划:“原来咸阳宫就是古代‘复仇者联盟基地’,秦始皇是真正的超级英雄!”

此外,孩子们还在复原图片上领略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从《阿房宫赋》中了解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工匠的伟大。同杨阳老师还从博物馆里借来了阿房宫瓦当的残片,孩子们潮水般涌上前去,触摸到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激动到难以自抑。

地宫谜题大挑战:水银江河引爆科学脑洞

秦始皇陵的探秘课化身科学实验室。“水银江河湖海真的存在吗?”李阳老师抛出《史记》谜题,随即展示现代科技绘制的秦陵汞异常图。孩子们凑近屏幕,指着蜿蜒的“水银河流”图案连连称奇。

“这些水银从哪里来?古人怎么提炼?”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李阳生动解析了秦代惊人的矿物开采与冶炼技术。秦始皇陵一直是个神秘的存在,本堂课中,李老师将结合《史记》中司马迁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构造的描述,讲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为代表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陵墓构造理念,并讲解秦陵“863计划”汞异常情况,当讲到“积石流沙”等堪比密室逃脱的防盗机关时,孩子们直呼:“古人的智慧太厉害了!”

长城真相调查组:击破千年“热门谣言”

万里长城课变身历史辟谣现场。“孟姜女真能哭倒长城吗?”同杨阳老师以“古代热搜”为引,引导孩子们化身调查员。通过分析秦长城的夯土层照片、计算砖石重量,孩子们惊叹于“没有挖掘机,古人肩膀扛起万里奇迹”的坚韧。

当科学数据击碎传说,一位来自咸阳的六岁小姑娘认真总结:“原来长城不是眼泪泡塌的,是智慧和汗水铸成的超级‘防火墙’!”同杨阳赞许地点头:“你们用思考找到了真正的历史勋章。”

四天的“秦朝旅程”落幕,但孩子们心中的历史火种已被点燃。李阳和同杨阳两位老师,一位以考古一线的新鲜见闻,一位以学术研究的深厚功底,俯身与童真相接,在问答、实验、角色扮演中,将秦帝国的铜车马、水银江、夯土墙化作可触可感的惊奇体验。

25日,当孩子们背着“考古小书包”满载而归,秦人“事死如事生”的恢宏想象,已不再是史书上的冰冷铅字,而成为图书馆穹顶下,一场与千秋万代对话的热烈起点——这堂历史课没有句号,只有文明长河中生生不息的惊叹号。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