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吃茄子了。一把蒜片,几枚青椒,一根茄子,两个西红柿,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切茄子的时候,紫色的茄子把勾起我久远的回忆。

幼时,母亲每每切下茄子把儿,执刀细细划成整齐的小格子,和茄子块一起在油锅里噼噼啪啪爆炒一阵,便郑重其事地挑出茄子把端到我的面前,目光柔柔地说:“这是女女才有的好东西,只给最爱的孩子吃。”于是,那深紫微褐的茄子蒂,便成了我童年最庄重的向往——它是母亲戴于我头顶上的一枚只有我才配拥有的小冠冕。

厨房氤氲着油香,灯影昏昏,灶火灼灼,母亲忙碌的身影在热气里晃动。我眼巴巴地瞅着锅里的茄子把儿,心中早已无限神往。当母亲终于将盛了茄子把儿的碗端来,我迫不及待地捻起放进嘴里。舌尖先尝到硬硬的木质外皮,嚼开后,里面藏着的绵密茄肉才缓缓渗出微微一丝清甜,滋味虽浅,却在我心里却如同盛宴。那时我咀嚼得那样认真,几乎每一口都怀着一种神圣的滋味,仿佛满含荣耀地接受母亲赋予的这份特殊恩宠,舌尖上的味道,便是心上被爱意包裹着的美满。

直到一次偶然,我踮起脚尖趴在厨房的窗台,却见母亲正将鲜嫩丰腴的茄子肉一块块夹入哥哥碗里。我呆立原地,锅沿上飘过来的热气模糊了玻璃,也模糊了我的眼睛。母亲转过头来,目光里裹着惊讶与窘迫。我低头跑回自己屋中,手中仍攥着那半块茄子把儿,舌尖的微甜此时竟似凝成了苦涩的疙瘩,梗在喉咙里,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后来我渐渐长大,明白了茄子把儿味道的寡淡,也懂得了母亲的用心良苦——那不过是贫苦年代里母亲在无奈中,在油锅烟火里为爱镀上的一层金。纵然明白了其中原委,茄子把儿却已长进我的记忆之中。它不仅仅是一个茄子的根蒂,它是一段时光的印记,是母亲在清苦日子里唯一可寻的“珍馐”,更是她倾尽所有能够给予我的,最宝贵的心意。

如今生活好了,我自己也喜欢在厨房忙活,做出一道道美味。看着眼前的茄子,齿颊间莫名地惦记起那点茄子把儿的微苦淡香。正打算像母亲那样制作一个精致的茄子把,手指却被刺到了,我竟不知,茄子把居然有刺!于是果断丢弃了,不知道,母亲当年有没有被那些茄子把刺过手?

原来,母亲深情的“谎言”,早已穿过光阴,在我心上刻下了最真的印记。今日始知,母亲昔日所谓“只给最爱孩子”的茄子把儿,是她以最朴素的食材为贫瘠的岁月提鲜,为稚嫩的心灵加冕。这爱的谎言,其实是生命深处最朴素也最丰盈的真相:那一点滋味虽苦,却足以滋养整个童年;母亲那点心意虽薄,却足以温暖漫长一生——在贫瘠的岁月里,母亲用她所能拾起的最卑微的边角料,默默为我的生命倾注了一汪丰盛的爱意之泉。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