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以“六强化六到位”为抓手,依托“阳光采购+数字赋能”构建起“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督、全社会参与”的校服采购管理创新体系,为政府降本,为企业搭台,为家长减负,为学校增效,为学生织就爱穿、耐穿、放心穿的品质校服,打造校服采购精细化管理“惠民工程”典范,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落实“一项制度”,采购环节标准化

严格落实《渭滨区中小学校服选用采购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校服选用采购工作,厘清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委会、校服企业等各方责任边界,从选用组织、定价机制、采购流程到收费规范、售后服务形成全链条制度约束和全流程操作规范,建立“区级统筹-校级执行-社会监督”三级联动机制,将校服采购纳入学校“三重一大”事项管理,严格执行备案审查和招标程序,确保采购动作“不变形”,制度执行“不走样”,环节落实“零差错”,采购管理“零违规”。

二、打通“双线闭环”,流程追踪可视化

校服选用线下链条,家长、学生全过程参与。将校服选用过程中的各项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交给家长和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校服征订意见告知书》,必须征得2/3以上家长同意后,组建由家长、教师、学生代表构成的校服选用委员会,其中家长和学生代表占比不低于80%,全程参与校服款式、面料、数量的确定,企业的考察、定价、选定,满足学生“我的校服我做主”的价值认同,实现家长“我的钱我说了算”的权益保障。

校服管理线上平台,采购信息全要素公开。依托宝鸡市中小学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数字化赋能全流程一体化监管机制。从采购需求公开、企业实地考察、选用方案备案、招标过程监督、选用结果公示、供货合同签订、质检报告公开、售后服务监督等校服选用采购全流程各环节的相关资料全部按照线下工作进度,同步上传到管理平台,让选用进度即时可查,采购信息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政府部门、校服企业、学生家长、社会群众等各方监督,确保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遵循“三自原则”,选定购买民主化

校服选用采购严格遵循“三自原则”:一是是否采购校服由学生、家长“自愿”。严禁强制要求家长必须采购校服,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二是供货企业选定由学生、家长“自主”。严禁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选定供货企业,严禁施加任何额外条件影响学生、家长的选择,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决定权。三是校服产品购买由学生、家长“自助”。校服购买的数量、尺码选择、费用支付、退换货等操作全部由家长在宝鸡市中小学校服互联网管理平台上自助完成,让家长像“网购”一样便捷、省心、安全、放心地购买校服产品,永无后顾之忧。

四、构筑“四重防护”,质量风纪全优化

严格执行“双送检”制度。校服生产企业原材料和成品送检合格后,方可供货;学校接收校服时,须再次抽检,送第三方质检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校服。双重质量检测机制,确保了校服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双受检”制度。所有采购校服的学校,完成校服采购后,既要接受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对校服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的复查,还要接受纪监、审计等部门对校服采购全流程中的程序合规性、廉洁风险、资金管理等进行的审查,杜绝一切风腐问题。严格执行“满意度测评”制度。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校服质量与售后服务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下年度遴选企业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黑名单”与“一校一档”制度。对存在贿赂、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反响低劣等问题的企业列入黑名单。3年内禁止参与本地校服招标。做到各校校服采购“一校一档”,确保真实,完整。“四重防护”体系呵护了万千学子的健康安全,维护了渭滨教育生态的风清气正,向家长、社会交出了校服品质和纪律作风的“全优”答卷。

五、强化“五方协同”,无忧服务定制化

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的校服采购理念,不断强化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社会五方协同,在校服使用的全周期内,为学生提供定制化贴心服务。持续开展“帮困助学,情暖校园”品牌活动,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校协同的爱心助学网络。2023年至今,累计为农村学生捐赠校服1012套,共计15.59万元。全面建立特殊家庭学生动态数据库,为困难学生捐赠校服282套,金额11.23万元,实现精准识别、定向帮扶、保护个人隐私、促进教育公平。

渭滨区将积极探索校服从功能服饰向育人载体转型,从采购管理到教育服务的范式转变,从单一用途向智慧校园生态系统接口的延伸,持续擦亮校服采购这一为群众办实事的“惠民工程”品牌典范,让校服品质永不褪色,让教育服务四季无忧,为建设教育名区、打造“五优”城区升级版注入新的内涵和动能。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