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力,点亮写作之光
作者:胡卉
发布时间:2025-07-03 09:52:32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读完蒋兴超老师的《思维力:中考写作复习指归》,我深感文中观点切中中考写作复习要害,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的作文教学实践指引了新的方向,也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的诸多反思与感悟。
在创设高质量思维场域方面,蒋老师提出的构建宏阔空间、调控文题适切显豁度、建立多重连接这三个策略,极具实践价值。回顾我的教学,在以往的作文训练中,有时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给出的题目过于直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例如在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中,学生们的选材和立意都较为相似,大多围绕生病时母亲照顾、雨天送伞等常见事例。读了文章后,我意识到应该像文中所讲,通过构建多级思维支架,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是,在后续的“成长”主题写作教学中,我先以“成长是一次奇妙的旅程”作为一级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初步思考成长的含义;接着给出“成长可能是学会了一项新技能,可能是经历挫折后的蜕变,也可能是对某件事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二级思维支架;最后提出“成长是否一定是向前的?在成长中失去的东西又意味着什么?”作为三级思维支架。这样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写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文。
全方位检视思维品质的内容,让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哪些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不足,他们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难以深入挖掘。比如在分析寓言故事时,学生只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层道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借鉴了文中的方法,采用列举提纲法,让学生先尽可能多地列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拓宽思维广度,再从中选取最有价值的点深入分析,提升思维深度。对于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我组织学生开展才智比拼活动,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构思作文,尝试运用新颖的表现手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系统性提升思维能力的举措,为我的作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路径。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结与融通”的思想,将课本中的写作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明白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同时,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带领学生逐步分析任务,寻找思维逻辑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省思,对照思维层级评价标准,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偏。
蒋兴超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思维力的培养是中考写作复习的核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思维力培养为重点,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思维发展环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帮助他们在中考写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提升思维水平,受益终身。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聚焦思维力,就能点亮学生写作的智慧之光,让他们在写作的天地中自由翱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