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以体育人 铺就学生健康成长之路
作者:谭华山
发布时间:2025-06-30 16:55:29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秉承“明礼好学 健美阳光”校训,全力促进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打造体育特色品牌,为学生铺就多元成长之路。
三向发力,夯实体育工作根基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系统规划与统筹协调,一方面将体育教学质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学生体育教育评价细则,从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身心健康等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学校通过招聘、选调等方式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采用教师转岗兼教的方式补充教学力量,优化师资结构,组织参与“国培计划”“名师之路”等项目,结合“三微教研”开展课题引领式校本研修等活动,目前,专职体育教师本科学历率达100%,研究生学历1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占比超三分之一。学校还加大体育工作投入,重点用于教师培训、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完善等,新建篮球、羽毛球等场地,引入智慧体育系统,购置各类器材,努力满足教学与锻炼需求。
三位一体,推动体育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执行体育健康课程开设要求,注重“基础+培趣”“课程+社团”“长+短”“体育+健康”相结合,将学校“一校一品”特色项目作为必选,兴趣导向项目在第一课堂普及,开设社团课程培养特长,设置贯穿小学阶段的项目培养习惯,同时融入地方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在课程实施方面,结合场地师资,落实“基础体能+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根据天气变化灵活采用“内+外”“理论知识+自选游戏+X”教学模式,确保教学效率。
落实学生“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目标,构建“大+小”双维课间活动体系。大课间每日两次,上午全校集中进行晨操、晨跑等活动,下午各年级分室内外开展特色活动。小课间延长至15分钟,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各类地面游戏,引导高年级学生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竞技活动,积极推广踢毽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与贴膏药、捕鱼等现代体育游戏,针对室内活动学生,组织进行魔方、翻花绳、棋类等益智游戏,满足不同兴趣需求。同时引入智慧体育系统,让学生体验数字技术赋能的体育魅力,为课间活动增添科技色彩。同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全面与专项、全员与特长结合的方式举办校园体育赛事与校外赛事,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体育自信。
三方协同,凝聚体育发展合力
学校精心设置体育家庭作业,根据学生年龄和体质分级明确锻炼要求,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营造良好家庭体育氛围。学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选拔培养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提升学生竞技能力和学校影响力。协同社区组织学生参加体育展演,展示教育成果,对学生在社会机构体育活动中获得的奖项给予肯定鼓励,为学生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系统的体育教育与丰富的体育活动使学生身体素质显著增强,肥胖率得到控制,近视率逐年降低,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稳步提升,在各类体育赛事中也屡创佳绩。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4名学生获表彰;2024年安康市青少年体育赛事,30余名师生获奖,学校斩获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等多项荣誉;在“奔跑吧・少年”2024年汉滨区中小学生系列体育竞赛中,70余名师生载誉而归,学校荣获多项团体奖项,并获评年度体育竞技领航单位与突出贡献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