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各中小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好红色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聚焦县域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深化育人实效,形成了浓郁的红色教育模式。

一是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培育红色文化传人。学校常态化开展“六红”教育活动,引导师生发出红色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确立思政工作“生命线”核心地位,打造“红领巾·开讲啦”思政大课堂,依托校园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寻访红色印迹、缅怀革命英烈、重走红军路等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活动中学党史、悟思想、强信仰。学校通过编写红色教育读本,融入思政教育课程,编排红色历史情境剧,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二是强化“五项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培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按照“活、实、细”的要求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采取“探究、讨论、分享、模拟”教学法,将“五项”教育与学生道德知识学习、道德情感培育、道德意志培养和道德行为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身入其境、以小见大,引导学生在尊重、礼仪、纪律、劳动、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在思想上的纯洁、行为上的规范、精神上的强健。学校依托红色教育资源,在融合红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五项教育”与语文、艺术等基础学科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用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红色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推动“五个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润土。学校着力推进思政课与学校党建、校园文化、师德建设、其他学科、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培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沃土。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创造环境、情境,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其情感认同。学校基于发展历程中的红色基因,萃取“求真为善尚美”的“和美”教育理念,以形成“追求真理、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红色教育精神,构建起学生勤学习、乐奉献、求上进、敢担当的校园文化,并通过鲜活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学出信仰,学出担当。

四是厚植“五爱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铸魂。通过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的“读、研、访”系列活动,培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价值取向,并引导学生对集体负责,做一名有益于集体的人;弘扬民族精神,做一名红心向党、立志报国的人。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五爱教育”落地生根。如组织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思政阵地,设计彰显红色基因的文化标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思政课堂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度学习党史知识,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红色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下一步,潼关县各中小学将持续用好用活现有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教育形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用红色精神浸润师生心灵、用红色教育赓续百年薪火、用革命精神铸就德育之魂,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