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学生用“赛博朋克”对接非遗技艺
作者:职茵
发布时间:2025-06-12 14:40:16 来源:西安新闻网
6月10日,当西安一批大学生们致力于将活跃在关中大地的非遗技艺活态传承,并且通过各种视觉设计方式,加入VR、人工智能技术,将千百年先辈们推崇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农耕文明遗存,变成当下最潮的文创产品和视觉符号,令业内人士、学者、观众眼前一亮,为之振奋。
3D打印VR技术赋能凤翔泥塑黑科技玩转千年手艺
10日下午,由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25本科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在西安亮宝楼开幕。以跨界创意重新诠释秦腔、泥塑、社火、炕头狮等传统非遗,让古老技艺绽放出令人惊艳的时尚光芒。
国家级非遗凤翔泥塑、木版年画可谓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不少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重新塑造凤翔泥塑的视觉符号,重新提炼出的元素或萌态可掬、纯真洗练,或色彩绚丽、黄土气息与时尚韵味相携相承,呼之欲出。而且大学生们结合VR技术制作了凤翔泥塑短片,在现场设置的AR体验区里只需游客扫码,即可让手机屏幕中的泥塑元素“舞动”起来。
大学生们还通过三维建模复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并融入赛博朋克元素设计出系列邮票、明信片、钥匙扣、海报招贴等,颠覆了传统泥塑、木版年画的手艺,让关中大地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走进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大学生们的创意思维给予非遗技艺飞向现代社会的翅膀,他们接续先辈们创造出的非遗元素一面很潮流,一面接地气。这中间隔着千年交错的时空却毫无违和感,并且,每一处强烈的视觉反差萌,博得了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
社火秦腔变身国潮IP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西安科技大学推出的“社火新生”系列和秦腔视觉系列。学生们将社火脸谱和秦腔戏曲的图案解构重组,设计出系列国潮模板,以及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现场观众感叹:“年轻人用他们的视角和技能,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全新可能。”
尤其是秦声孝韵—秦腔动态插画设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秦腔文创设计、新媒体语境下的秦腔动态海报设计三个方向的作品,聚焦秦腔《三滴血》《白蛇传》等经典剧目,赋予了秦腔青春瑰丽的韵律,以及充满蓬勃朝气的生命力。动态插画让秦腔人物呈现出中国传统戏曲独有的典雅格调,弥漫开来一种古雅的精致美。动态海报则将每个戏中人重新塑造了一遍,更显活力满溢、风流倜傥。系列文创产品则取材于秦腔服饰里的纹样,端庄繁复之余,又自有一番风韵神采。
当现场观众得知这些作品出自三位美女大学生的创意,均为她们一面继承发扬祖先文化遗产,一面发挥当代年轻人的巧思和文化担当,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古老秦腔经由她们再创作,在新时代绽放出的青春芳华。
在这场传统与潮流的对话中,西安学子正用青春创意为文化遗产注入永恒生命力。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孙英丽评价:现在大学生们对于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熟练程度让我们这一代望其项背,这是一个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惠珺介绍:本次毕业设计展汇聚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四个专业80余位毕业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展现了年轻一代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对非遗的创新表达,更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贴近大众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提升非遗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每个展台都凝结着师生们无数个日夜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数智赋能设计学科专业教育变革与创新研讨会上,来自省内的嘉宾纷纷发言,积极探讨学科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