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就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我们可以驰骋想象让经典作品打上时代的烙印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皇帝的新装》的辛辣讽刺,《愚公移山》的坚韧不拔,《女娲造人》的神奇瑰丽,《西游记》的大胆想象,它们历经千年文化的积淀,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智慧和精神。当这些经典作品涂上新的脂粉,穿上粉衣绿裙后又会散发怎么的魅力?就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虽历经千年风霜,但我们用现代视角重新审视时,依然能感受到旺盛的生命脉搏。

【左读解析】

故事新编四维空间

1.视角转换:让沉默着发生

《简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许多读者一度讨厌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认为她阻挡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然而英国作家里斯重构叙述视角,让我们看到故事的另一面,疯女人原来是被罗切斯特从印度骗到了英国,在霸占了她的财产后将她关到了阁楼上。在《范进中举》原文中,我们只看到范进中举后的癫狂。若以邻居视角重构故事,描写范进深夜读书时映在窗纸上的剪影,中举前乡邻的冷眼嘲讽,以及中举后众人态度的戏剧性转变。这种视角转换或许可以让这部经典作品焕发新的生命力。

2.时空重构:让经典照进现实

《愚公移山》中愚公以他的恒心毅力感天动地,命山神移走了两座大山,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精神的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如果愚公活在现在又会遇到哪些现实版“智叟”,碰到哪些机遇或挑战,“环保局”和“水利局”会不会上门找麻烦?《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物各有其特点。当唐僧化身职场新人,八戒成为美食主播,悟空转型快递小哥,这些改编会不会迸发新的火花,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改编?

3.情节反转:让定论产生裂缝

《皇帝的新装》中的骗子如果变成真心想制作隐形衣的科学家,只是因为实验失败反而揭露了宫廷的虚伪。《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如果真的发了财成为富商,在船上卖牡蛎只是为了考验菲利普夫妇一家,这样的情节还会激发哪些妙趣横生的故事?

4.主题深化:让经典重换新生

由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到袁珂的《女娲造人》,打破了贵贱思想,赋予女娲以母性和人性的光辉。如果女娲来到现在,看到人类已经开始自主“造人”——研发机器人,她是欣喜于造物主精神的传承,还是担忧人类重蹈自己当年的疏忽,犯下各种错误?不妨展开现象的翅膀,重新书写一部属于你的《女娲造人》华章。

写作实践四重误区

1.尊重原著作品,避免“形神分离”

在改编时,不能貌合神离,故事看似新颖却背离了经典作品本所散发的思想价值。例如在改编《愚公移山》时,愚公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目光长远等品质应该保留;《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不能改的面目全非;《范进中举》中影射“科举之毒”也不能完全丢失。

2.把握尺度,避免“时空混乱”

例如在改编《桃花源记》时,如果为了标新立异,让现代人随意穿越时空门,在桃花源中搞起了旅游开发,这样就消解了作品本身的美感。像《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文学作品,学生在改编时让唐雎使用手机作为沟通工具,确实增加了便捷度却消解了“士”精神的理解。所有的想象和联想一定要建立在合情合理又不消解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基础上进行改编

3.塑造立体人物,谨防“人格分裂”

我们在改编时,可以融入现代的、科技的元素,但是要让人物真正“活”起来,谨防“人格分裂”。如果在改编《背影》时,将原本慈爱、隐忍,处处为儿子着想的父亲改编成冷漠、不通情达理的父亲就属于错误示范。在改编《孔乙己》时,有的同学让孔乙己穿越到现代,成为网络主播进行直播带货卖起了茴香豆。这样的改编完全背离了作品初衷,消解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吃人”本质的批判。经典作品中的形象,在改编时不能为了迎合当下潮流就随意割裂作品本身的形象。

4.价值导向偏离,走向“虚无主义”

有的学生改写《愚公移山》时,认为愚公是在破坏环境,影响生态,改写《背影》时认为父亲随意穿越铁道栅栏是违反交通法规,这样的改写完全背离作品的主题。我们不能用刻板的规章制度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文化意义。

【右写作文】

三十块钱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学七年级(5)班 刘颖珊

北平刚刚送走了中秋,枯叶被寒风卷到大街上漫无目的地徘徊着。高妈刚刚买完菜,却不回曹宅,径直去了警察局,见了孙侦探。

“快年关了,钱该还了。”孙侦探却得意的笑了笑,挺了挺胸脯,不紧不慢的说,“呵呵,不瞒您说,这钱我还真就不还了,您家那个曹先生啊,犯了事儿,您猜怎么着,过几天要抓他的人就是我……”孙侦探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姿态,等着高妈大惊失色。高妈心里冷哼,面子上却摆出感谢的神情,眼角的褶子里挤出谄媚的笑:“啊,那真得感谢你,得了,免你一半儿,剩下一半儿可要连本带利的还给我,而且得快。”高妈不等孙侦探回答,头也不回地走了。

照平常,高妈催钱速度并不这么急,可这几天她确实遇到点儿麻烦,远在乡下的父亲痪了病,向她要钱,她东凑西凑,就差三十块钱了。孙侦探是第一家了,她还得去别家要钱呢!

等高妈回到曹宅,天色已晚。远远看见曹家门口站了一个黑塔式的女人。那女人见她往曹宅走,一个箭步冲上来大声叫道:“祥子是不是在曹宅干活?”高妈热情地说:“对,他这两天在这儿拉包月。”“那你叫他出来一下。”女人尖锐的叫声刺痛着高妈的耳膜,高妈却并不在意,她瞧着那女人的肚子有些奇怪,像是怀孕了,只是位置却有些偏高。

高妈没有多问,径直进了曹宅将祥子叫了出去。

高妈余光看见祥子飞快地跑了出去,眼珠子一转,索性又跟了出去,听了好一阵才暗暗离开。刚走进院子就听见曹太太催她做饭,高妈和气的说:“夫人,我看先生回来还得一会儿,我再去采买点生活用品吧。”高妈嘴上一边应付着曹太太,一边飞快地跨出了曹宅。

她又上了警局。孙侦探莫名其妙地看着满面春风的高妈,不等他开口,高妈就说起来,“这次可让你遭了好运,亏你认识我,你们不是要上曹宅吗?就单这一次不知让你能捞多少油水呢?”高妈将祥子种种近况说了一遍。“那时你就借机敲他一笔,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孙侦探不愿听她叨叨什么,只听到三十块钱的时候立马两眼放光,“哎呀,您可真是我的好姐姐呀,什么事都罩着我。”“只一件事你得应我,这钱咱俩得平分。”孙侦探的眉毛一下又拧到一块儿去了,似乎带点不耐烦又无可奈何的神气,“得,就当我欠您的了。”

没几天,高妈又去了趟人和车厂。她望向里面,这儿的车确实气派,她知道上次祥子见的女人就住这儿。“你就是刘姑娘吧。”高妈来之前已经做好万全之策,可真见到本尊时又多了几分胆怯。高妈又近了几步,“听说您怀孕了,完全看不出来。” 虎妞听出她话里有话,刚要发火,却又害怕事情闹大,扯着高妈的袖子,拉到一边说,“你是谁?想干什么?”“刘姑娘,我没有冒犯您的意思,那天无意听到您和祥子谈话,刚好我这有个好主意。”高妈谄媚的说。

“您了解祥子,只要他手上还有三十块钱,就不会善罢甘休跟您走,不如直接掐灭他心里的火苗。”高妈瞅了瞅周围有人,压低声音把和孙侦探的种种计划全盘托出。虎妞心中不免有几分棋逢对手的敬佩,面上依旧高傲地挺着肚子说,“有什么要求,直说吧!”“三十块钱。”高妈笑得更欢了,“这三十块钱不仅是帮您办事钱,还有替您保守秘密的钱。”虎妞顿时明白了,毫不犹豫的从衣服里掏出三十块钱,“给你,别让我失望。”

高妈心头一喜,飞快地将钱收进兜里。有了这三十块钱,她就够给父亲治病了,内心的阴云顿时消散,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只是可怜了祥子,从头到尾都被几这几个人操控着,一步一步沦为他们获利的棋子,一步一步成为他们的猎物。

不久,高妈收到信说父亲已康健。她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专门向太太请了假去庙里还了愿。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又不由自主地想起祥子那憨厚的脸庞,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似的,怎么也睡不着。

这时,高妈总会默默念一句“阿弥陀佛,去了人和车厂,便宜那小子了。”

点评:

文章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对话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细节描写突出,通过人物对话让人物“活”起来。文章通过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二次丢失买车钱的前因后果分析,旧瓶装新酒,让我们对人性之恶有了更深层次了解,对吃人的社会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小作者能有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想象力,实属难得。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