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以下简称“丝路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二期中乌科技考古技术培训班在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分中心顺利举办,来自丝路大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撒马尔罕国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大学等单位的师生32人参加。

2025-06-01 08:41:15.037000

联合实验室分中心副主任凌雪教授、管理负责人张明副教授,通过课堂教学分别向学员讲授了骨化学、分子古生物学技术分析原理及其在中亚古代人群生业模式、人类迁徙与遗传演化、驯化动物起源与扩散等方面的应用与最新成果。随后,在联合实验室内,凌雪、张明向学员详细介绍了样品处理流程、仪器基本原理,指导学员使用中乌联合考古队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开展了样品制备实操实训。

2025-06-01 08:33:59.944000

2025-06-01 08:37:14.736000

培训活动结束后,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教授和丝路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系主任玛斯图拉·西迪科娃(Mastura Sidicova)教授为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王建新教授表示,此次培训活动帮助大家初步了解科技考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希望大家能对科技考古产生兴趣并投身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工作,成长为领域专家。玛斯图拉·西迪科娃感谢西北大学在丝路大学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系列课程讲授、导师互聘,为中乌双方联合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希望双方深化合作,为国际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