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为剑,从容赴考,高考加油!
发布时间:2025-06-07 22:00:30 来源:微言教育
十二年寒窗苦读,终迎破茧时刻
此刻,万千锦鲤正跃动于时光长河
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考验
更是一次心理韧性的修炼
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
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那么该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
从容迎接这场青春的考验呢?
小编准备了“心理调适锦囊”
快来看看~
2025年全国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9日
2025陕西高考考试时间及科目
考生必读
考前心理调适
保持稳定,有条不紊
保持稳定有序的生活规律,尽量避免打破作息,保持心态稳定;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放松身心,释放压力。适当调整作息,确保最佳状态与考试时间匹配,同时保证睡眠充足、注意饮食健康。
掌握方法,提升成效
最后阶段不必执着于难题,应复习错题集、梳理笔记、查缺补漏,重点复习常错误的知识点,确保理解和掌握。按照考试时间和流程进行模拟考试,锻炼考试技巧和时间管理。
自我减压,轻装上阵
用呼吸、音乐、肢体放松来调节情绪;专注当下备考,不纠结考后结果;避免无谓的人际比较与争论,保持平和心态,以稳定状态迎接挑战。
解压干货站
呼吸放松
双手放到肚子上,闭上眼睛,深呼吸4秒,屏息1秒,缓慢呼气6秒,反复3-5次。
肌肉放松
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从脚趾开始,逐渐向上至头部,依次紧绷、放松肌肉群。每次紧张肌肉5秒钟,然后缓慢放松肌肉,保持10-15秒。
正念冥想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察觉当下的体验,避免过多地回忆过去或者为未来担心。
“此时此地”原则
考前焦虑:停止空想,行动落地
告诉自己考试还没开始;用感官(触摸、聆听)回到现实;写下自己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如复习一个知识点),代替空想。
考中焦虑:聚焦当前任务
闭眼放松,深呼吸三次;睁眼后用笔尖指着当前题目,默念“现在只做这一题”;接纳情绪,默念紧张正常,继续答题。
考后焦虑:切断反刍,物理止损
问自己:“想这个能改变结果吗?不能就停;”立刻做一件占用感官的事(如吃颗糖、开窗吹风)。
积极暗示,增强自信
对镜子说“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能冷静应对!”,通过重复强化,让潜意识接受积极信息,增强自信心。
面对突发情绪
失眠时闭目养神,暗示自己闭目养神也是休息,不会影响自己发挥。还可以使用“此时此地”技术。即关注当下的感受,把此时此地的感受转化为促进改变的有益因素。焦虑时,可把注意力从对过去的反思和未来的担忧中解放出来,专注当下的感受和行动,从而缓解焦虑。
进入考场的两个小技巧
稳定情绪,积极暗示
(1)深呼吸
进入考场后,先深呼吸几次,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
(2)积极暗示
进入考场后,用“我要认真答题”代替“我一定要考好”,避免紧张情绪加重。
认真答卷,全力争取
(1)先易后难
优先解答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建立信心,快速累积分数。
(2)跳过难题
遇到难题时,不要纠结,标记后跳过,先答其他题目,避免浪费时间。
(3)全力争取
基础题不失分,难题即便无法得全分,也要尽量写出解题步骤,争取得到相应的分数。
(4)检查答案
答卷后及时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漏答或填写失误。
考后稳定心态小技巧
不讨论、不对答案
离开考场后,不回忆考试题目,不和他人对比,不对答案。
已考科目不纠结
不回忆考试过程,不讨论试题,不估计成绩,集中精力准备下一场考试。
家长必读
01做好后勤保障
(1)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充分摄入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必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如提供大补或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强迫孩子吃不想吃的东西。
(2)帮助孩子调整作息,顺应生物钟的节奏,按时按量的运动和学习、按时按点的睡觉和起床,形成一个稳定的、正常的身心节律,这样更容易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精力充沛、学习高效。避免疲劳战。
02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1)管理好自身焦虑,多露笑脸,少发脾气。家长的负面情绪会传染给孩子,令孩子烦躁不安,觉得你比他还焦虑,你比他还脆弱。家长可通过运动、聊天等方式调节。不过度关注孩子,减少频繁送水、送水果等“盯梢式关心”,给孩子独立空间,减少家庭张力。
(2)情绪稳定愉快,保持平常心。用幽默、鼓励的方式缓解孩子的压力,如分享自己当年的考试趣事,让孩子在家里待得舒服、开心。
03情绪支持与倾听
(1)多听少说。克制自己想说教、好指点的欲望,尽量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与孩子同感共情,更多地理解孩子。在孩子产生焦虑、失望等负面情绪的时候,鼓励孩子说出来。当孩子倾诉时,不打断、不否定,可简单回应:“我理解,尽力就好。”或“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等。
(2)不要强调“必须考好”,不要时不时地问孩子“复习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等增加焦虑的问题,让本来已经紧张的孩子更紧张。
04传递积极信念
(1)相信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理解和自由。
(2)用名人经历、身边榜样等具体事例说明成长比分数更重要,让孩子知道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无论去了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一直在继续。强调“高考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未来仍有多种可能性。
05应急建议
若孩子短期失眠,无需过度担心,可尝试深呼吸、轻音乐、冥想等助眠。若孩子情绪崩溃、失控,先接纳情绪,予以安抚,必要时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机构。
请转发给身边参加高考的学子
助他们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致所有即将奔赴考场的学子
此刻的你
或许正为最后冲刺而紧张
或许因未知的结果而忐忑
但请记住——
高考不是人生的判决书
而是青春的一份答卷
少年们,愿你们合上笔盖时
有侠客收剑入鞘的从容
愿成绩揭晓时
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这个世界正在等待你的光芒
而高考,只是你发光的第一步
加油,祝考生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