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刷关于高考的短视频 保持平常心
作者:王伟伟
发布时间:2025-06-05 21:20:26 来源:三秦都市报
高考在即,考生的心理调节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点。昨日,记者采访了考生、专家以及心理医生。
考生赵航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物理实验的“生活化应用场景”。他坦言,新高考数学题中“快递配送路线优化”的压轴题,让他意识到“刷题不如刷思维”。毕业班王老师透露,不少学校都开展“跨学科命题挑战赛”,鼓励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古法造纸,或结合地理数据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力”。
“孩子一回家就‘闭关’,我连敲门都得先敲三下停两秒。”家长夏女士说。心理专家杜娟建议家长:不追问“复习得咋样”,不比较“别人家孩子”。
杜娟还提到,同伴支持是天然解压阀——青少年与同龄人倾诉时,情绪共鸣能消解焦虑,毕竟“少年人最懂少年心事”;其次,父母要当“情绪定海针”,一句“一切有我”比千言万语更有效,肢体接触如拥抱、轻拍肩膀能激活安全感;最后,身体觉知训练不可少,比如“蝴蝶拍”:双手交叉轻拍肩头,配合深呼吸,或简单拥抱自己,这种触觉安抚能快速稳定神经。
教育领域自媒体博主王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家长和孩子适度紧张是正常反应,但需避免过度焦虑。首先,少刷关于高考的短视频,减少极端案例干扰;其次,高考保障体系完善,交通、饮食、证件等问题均有应急预案。”王老师还建议学子考后不对答案、不交流,迅速离场避免情绪波动。家长保持平常心,多传递积极暗示,相信孩子能力,不过度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