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数字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带来契机。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完善数字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赋能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之路。

赋能精准思政工作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精准化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势所趋。精准思政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新路径。通过数字赋能,高校能够整合多种教育要素,实现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发展诉求的精准对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着更为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精准分析需求。结合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在线测试结果、线上学习行为等多源信息,为学生构建认知水平、价值取向、行为特征的多维画像,精准定位学生的理论薄弱点、价值困惑点、兴趣点与需求点,响应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使教育对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获得知识满足、心理满足、情绪满足和行为建议。

精准推送内容。高度契合教育对象现实需求的内容产品,更能获得教育对象的认可。通过掌握教育对象媒介偏好、接受习惯、反馈程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推送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加灵活。根据每位教育对象的特质设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助于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供需错位配置、供给失衡和吸引力偏弱的现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提供可能。

精准实时评估。数字技术的介入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如何全面、客观评价教育效果,长期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突破的难点之一。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评价工具、即时反馈机制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能够突破以往定性为主、量化不足的局限,帮助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过程进行前瞻性把握,及时修补教育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持续优化工作方案,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动态追踪和实时反馈。

创新思政场景构建

“场景”一词源于戏剧表演,后逐渐演变为内涵丰富的学术概念。在场景中,各种信息处于流动的状态。简言之,场景就是信息流动所生成的社会交往域,其强调的是人与周边环境的信息交换,不仅具有空间属性,也具有文化属性。

数字化的介入,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多样性。例如,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生成式AI等智能技术对真实世界进行高度模拟,推动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个体与群体有效融合。以往现实中诸多不可移动、难以复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均可以通过数字模拟的方式逼真再现,进而打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物理环境限制,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全息化、创意化。

数字化的介入,能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场景演化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景变革与重塑。借助大模型强大的自我优化、持续迭代能力,数字技术不仅能帮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实现物理和虚拟的无缝衔接,还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智慧化水平大大提高。数字技术带来的交互性也能够显著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拓展性,使其精准对接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的介入,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的沉浸性。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在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方面生产和整合的优势,推动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等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沉浸式场景。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多个感官,通过追寻历史遗迹、探寻历史脉络、观摩发展历程,提升教育对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营造出更具渲染力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景。

强化数字思维培育

数字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赋能,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引入,会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革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全样本思维。数字时代,全样本分析带来了更高的精度,并揭示了之前难以察觉的细节,使得识别复杂且表面上不相关的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探究其根本原因成为可能,从而有效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度依赖直觉、经验的局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科学性。

量化思维。在数字时代,量化思维已经逐渐成为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量化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务必重视现实世界正逐步数据化的事实,提升数字敏感性,自觉增强用数据说话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将教育对象相对模糊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明确、清晰的数学语言,主动识别学生的学习瓶颈和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极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谨性。

开放性思维。流动性是数字时代的基本特征。数字技术以其强大能力打通了人、物的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范围。这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跳出学科和视野的限制,强化协同意识,在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借助数字化丰富自身的形态,寻求多维度的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数字化生存空间。

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数字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化、场景化和思维革新赋能,能有效地将数字时代内蕴的巨大创造力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