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赴白河县茅坪镇中心小学教共体核心校开展“互联网+支教”线下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30 18:06:04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5月28日,安康学院赴白河县茅坪镇中心小学教共体核心校开展“互联网+支教”线下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实践助力成长”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将编程、实验、艺术等创新元素融入教学,为乡村儿童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探索知识、在互动中收获成长。
三年级5班的孩子们在音符发声教学中认识音阶,通过“丢手绢复习歌曲”“猜歌名互动”等游戏重温经典旋律。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合唱完《童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在“爱的抱抱”游戏中,他们随着音乐节奏快速组队,欢呼声此起彼伏,最后在乐器演奏展示中感受音乐的多样魅力。
二年级3班的课堂充满思维碰撞。“逢‘7’必过”游戏考验反应力,“我和AI编故事”环节中,孩子们与人工智能协作,创作出充满童趣的冒险故事。“词语接龙”时,小手举得高高,争着说出精彩词语,课堂星光收集计划让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都被看见。
绘本故事班的孩子们在音乐绘本互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感受爱的温暖,通过“绘本人物猜猜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AI程序小游戏《消消乐》将科技与娱乐结合,孩子们在闯关过程中展现出对新技术的浓厚兴趣,颁奖时捧着小奖品,眼神里满是喜悦。
、
一年级的孩子们化身小小科学家,“神奇的彩虹雨实验”中,色素在食用油中缓缓下沉,形成美丽的“雨景”;“静电悬浮实验”里,摩擦过的气球吸起碎纸屑,让他们惊叹于静电的魔力。“用纸拔河实验”中,他们小心翼翼地调整纸张角度,在失败与尝试中探索摩擦力的奥秘。
编程社团的孩子们在AR科普展示中“穿越”到虚拟太空,观察行星运转。编程案例教学时,他们跟着老师的步骤编写简单程序,分组比赛中,各小组激烈角逐,当自己编写的程序成功运行时,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武术社团的孩子们变身“小侠客”,“大侠驾到”环节展示基本武术姿势,“招式接龙”环节中创意十足地组合动作,“武林传功大会”让他们在合作中体会武术精神。尽管满头大汗,却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活动结束后,茅坪小学校领导、跟课教师与安康学院支教团队在阅览室开展座谈。双方围绕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课程设计优化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茅坪小学教师分享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特点,支教团队则介绍了“互联网+支教”的创新模式,双方共同探讨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乡村教育,为后续支教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我第一次用编程让小猫动起来了!”编程社团的同学拿着获奖证书兴奋地说。许多学生在活动中突破自我,从最初的胆怯到积极参与,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支教团队的老师们感慨道:“看到孩子们对科技的热情,我们更加坚定了‘互联网+支教’的意义。”茅坪小学的跟课教师也表示,通过与安康学院团队的交流,接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线下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互联网+支教”的步伐不会停歇。安康学院将与茅坪镇中心小学教共体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持续优化线上课程内容,丰富线下实践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