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明德小学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工作理念,全面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为全校师生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学校建立“校长总抓、分管主责、部门联动”的三级安全管理架构,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动态研判风险点。将安全管理职责纳入教师岗位考核,逐级签订责任书,压实全员安全责任。重点升级校园安防基础设施,加固围墙防护栏、更新教学楼防撞设施、配齐专职保安人员及防暴器械,同时实现校园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严格执行校领导带班、护导师生、保安全面巡查制度,确保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安全无盲区。

学校推行“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机制,重点对教学楼、功能部室、食堂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检查。聘请专业机构定期检测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严格实行“明厨亮灶”工程,落实校长陪餐制度;利用假期完成全校电路改造,消除用电隐患。所有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开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校本课程。创新开展“安全小达人”评选、“隐患随手拍”活动,通过情景剧、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感。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媒体宣传等载体普及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知识,定期通过班级群推送家庭安全指南,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学校每学期制定详实的应急演练计划,涵盖消防疏散、防震减灾、反恐防暴等场景。演练前组织专题培训,演练中模拟真实情境,演练后复盘总结改进。近期开展的全校应急演练中,2500余名师生仅用2分45秒完成安全撤离,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成立家长安全监督委员会,定期邀请家长参与校园安全检查。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整治流动摊贩和交通隐患。聘请法治副校长开展专题讲座,增强师生法治意识。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等形式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构建身心双重防护网。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