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丝绸之路气候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埃及、巴基斯坦等国,以及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60余人参加。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等单位承办。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共同围绕丝路地貌格局演化、古气候重建新方法、考古遗址环境解读、早期农牧业扩散路径、极端气候事件与社会变迁等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研讨会聚焦全球视野下的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气候环境变化对丝绸之路沿线文明兴衰的深远影响,还对揭示人类文明演化过程及应对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显著推动了丝绸之路地区气候环境与文明演化等热点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促进了地球科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并进一步拓展了全球视野下的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同时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学研究与文明交流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