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两岸,陕台都是家
作者:郑斐
发布时间:2025-05-26 21:38:57 来源:陕西日报
5月23日清晨,杨凌。网球场上,来自台北的网球教练吴益昌正在给孩子们作示范。他说:“我在陕西工作生活5年了,这里让我有回家的感觉。”
2015年,吴益昌回到祖国大陆,辗转多地后选择来到陕西。2020年,他加盟创立龙象网球俱乐部,成为总教练,将台湾成熟的“体教融合”模式“移植”到陕西。
累计输送40余名网球特长生进入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肖霖昂成为奥运冠军郑钦文的陪练;周洺舟斩获巡回赛冠军……吴益昌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榜单。这些成绩,得益于他独创的“三轨制”——职业选手、高考特长生、校园梯队并行培养。
无惧挑战,用实力打磨专业。在专业化运营俱乐部的同时,吴益昌和他的团队不断推动网球进校园活动,杨凌会打网球的孩子从几个人逐渐增至百余人。
如今,龙象网球俱乐部辐射全国,七成多学员来自外省。被问及坚守杨凌的原因,吴益昌摸着旧的球拍套说:“这里能装下更多孩子的梦。”
工作同样是与孩子们打交道的,还有台湾社工人员钟秉颖。
“剪朵石榴花,送给妈妈好不好?”5月20日,在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活动室,钟秉颖带着流动儿童做剪纸。粉色纸屑纷飞中,钟秉颖时不时还会冒出几句地道的关中方言。
2011年,钟秉颖随丈夫来西安定居。从温暖湿润的台北到四季分明的关中,她的人生轨迹也悄然转向。心怀“济弱扶贫”的初心,她从一名台湾医院社工转型为陕西基层服务者。
“第一次在菜市场宣传反家暴法,卖菜大姐问我们是不是来查卫生的。”她回忆道。
“靠近,再靠近些。”钟秉颖总结出做社工的秘诀。这些年,为了做好社工工作,她买二手餐车、办火锅联谊、在假桃花树下谈真感情……看似“不务正业”的尝试,都是她破解信任难题的钥匙。
2023年“秦女子”婚恋项目中,钟秉颖设计“火锅交友会”,让单身青年在聚餐时敞开心扉。活动结束后,当收到第一对青年牵手成功的消息时,她比当事人还激动。
深耕流动儿童服务,如今,钟秉颖的团队年均开展200场心理辅导,将台湾的家庭治疗理念融入三秦大地。“做社工的核心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她说。
岁月更迭,一座城的魅力会愈发持久。
秦岭脚下的农家乐飘出蚵仔煎香气,杨瑷菱正翻看外公“贾大哥”的老照片。“我来西安想踩踩他的足迹,认识他认识的人,吃他吃过的饭。”她说。
10多年前,杨瑷菱的外公来到西安,在秦岭山下开办农家乐餐馆,专做台湾特色菜。杨瑷菱的外公手艺极佳,这个农家乐成为在陕台胞的“味觉故乡”,大家都亲热地叫他贾大哥。前两年,贾大哥不幸去世,杨瑷菱循着外公的足迹,来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城市规划硕士。“我想看懂外公深爱的这座城。”杨瑷菱说。
再次来到西安,站在城墙下,杨瑷菱惊觉记忆中的古都已变身为“手机支付之城”。工作半年后,杨瑷菱发现两地在城市规划上的原则大同小异,只是体现方式不同。“融合不是覆盖,是交织。”杨瑷菱常对来访的台湾青年说。
在陕台交流中,这样的故事有成百上千个:台商将凉皮引入台北士林夜市,陕剧《白鹿原》在台北剧院连演10场……
当台湾教练的球拍让更多青少年心怀梦想,当台湾社工的剪纸剪出两岸同心,当台湾规划师的图纸连起秦岭与阿里山,他们都见证了陕台之间的融合:生活在两岸,陕台都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