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聚焦“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1 15:00:20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近年来,潼关县各学校以创新为驱动,以“五育融合”为牵引,秉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育人方式的变革,全力推进“五育融合”实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通过学科融合、课程融通、课堂融合、师资融汇、方法融贯等多维度创新,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打破壁垒,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学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有机整合。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科学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美术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植物插画,提升审美素养,劳动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植物养护,体验劳动价值。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挖掘育人价值,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是多元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构建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学科根基,确保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拓展课程涵盖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领域,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特色课程则结合学校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选择。
三是创新教学,提升学校育人实效。学校大力推行“五育融合”主题课堂,教师们以“问题为导向,实践为核心”,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校园环保行动”主题课堂中,教师将德育融入环保理念的讲解,智育体现在环保方案的策划,体育贯穿于校园清洁的劳动,美育落实在校园环境的美化,劳育则体现在实际劳动的参与。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同课异构”“主题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五育融合”课堂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协同合作,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各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教师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反馈。同时,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语文、历史、美术教师从不同角度解读传统文化内涵,提升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五是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与成长。各学校在校园艺术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还增强了学生之间团队合作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
今后,各学校将继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不断完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