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千阳县以“源头治理、全程监管、阳光操作”为原则,创新构建中小学教辅资料“八步管理法”,从制度、监督、执行多方发力,实现教辅征订规范化管理,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

一、“多向公开”明事项。在每学年教辅征订初期,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校园公示栏同步公开中小学教辅征订政策、流程等事项,征订工作遵循家长自愿、学生自愿的原则,切实做到教辅征订事项公开透明 。

二、“三不要求”强约束。坚持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将教师强制或授意引导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以教谋利纳入师德师风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严禁学校推荐、教师暗示、商家捆绑销售教辅资料,从源头遏制违规行为。

三、“盲抽评审”避干预。制定《中小学教材教辅读本审定专业小组成员选用办法》,从全县各学段选取具有一线教学经验、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学科教研员,建立中小学教辅审定人员储备库。每学年开展教辅评审时,采用“盲抽”模式从储备库中随机抽取人员组成评议组,参与评审人员签订廉政承诺书。同时,对评审人员参与的频次做出限制,同一人员不得连续参与两年以上的评审工作,避免利益关联。

四、“严把上限”守底线。建立《中小学教材教辅读本选用办法》,全程织密防线,中小学教辅征订坚持“限年级、限学科、限数量、限范围、限容量”的“五限原则”,严格执行“一科一辅”要求,推荐书目一律从省颁目录中选取适合各学段学生使用的教辅,坚决杜绝教辅征订超量、随意推荐等问题。

五、“纪委驻场”零容忍。在中小学教辅征订的关键环节---中小学教辅评审会议上,邀请县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组派员全程监督,对违规操作“发现即问责”,形成震慑效应。

六、“双线审核”严把关。评审会议上各学段评审人员经分组讨论,形成一致推荐意见,评审人员、评审领导小组人员、纪委监委人员在推荐意见上共同签字确认。对各学段形成的初步推荐意见,由教体局负责股室提交局党委会研究通过,下发各学校向学生推荐。“双线审核”机制把严了教辅征订关键关口。

七、“数字赋能”细管理 。依托“陕西省大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系统”,逐级审核中小学教辅的征订和发行。每学年中小学教辅征订推荐书目确定后,学校在教学用书管理系统准确上传各年级征订的教辅种类、数量,县教体局依据审定书目,逐一审核提交,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同步实时审核查验。教辅用书征订完成后,由具有发行资质的新华集团实行“专线配送”,实现征订书目、订购数量、种类信息化留痕,发行渠道透明化运行。

八、“常态督查”防风险。完善《中小学教材教辅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把中小学教辅管理纳入学校督导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设立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在教辅发行的重要时段开学初,下派督导员逐校对教辅选用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不定期集中开展专项摸排,逐校逐班对照政策要求和省定《目录》,全面摸排学校教学用书管理和学生教辅使用情况。

两年来,通过中小学教辅管理制度创新与深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中小学教辅征订闭环管理体系,群众家庭经济负担、学生课业负担“双减”效果明显,中小学学生教辅资料种类、数量大幅减少,每天课外学习时长下降1小时,每个家庭教育支出平均每学期节省150-200元,惠及学生一万多名。中小学教辅征订问题实现“零投诉”,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测评达到97.6%,交出了一份破解教辅征订乱象的“民生答卷”,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