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孙永涛 蔡静)5月16日,西安浐灞国际港博物馆劳动实践教育学术论坛在浐灞第十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六馆织经纬 五育链未来”主题,旨在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与文博资源,构建“劳动精神培育+工匠精神浸润+历史文化传承”的立体化育人场景。

会上,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致辞,西安市博物馆协会有关负责同志讲话,浐灞第十小学被授予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会员单位。围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浐灞第十小学、经开第三小学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主题报告、分享交流;围绕有效利用文博资源助力学生成长,陕西历史博物馆两位宣教(社教)专家分别进行了科普微讲座。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高校、中小学、家庭教育代表和劳育研究专家、博物馆教育专家,围绕“五育并举”跨界融合培养未来学生等话题进行了思想碰撞。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西安浐灞第十小学“智创·悦动·传承”劳动教育实践融合系列活动之一。当天,与会人员集中观摩了该校劳动教育成果展示。近年来,浐灞第十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将劳动教育与科技、体育、博物馆等深度融合,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增进学生对科技、运动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助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