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更好赋能社会发展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作者:卜安冬
发布时间:2025-05-15 19:40:16 来源:西安日报
5月13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审议,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提出有关建议。
报告显示,目前,西安市共有职业教育院校149所,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近年来,西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布局、提升办学实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但对照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及服务西安市高质量发展仍有不足,特别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养老、家政等领域的需求方面仍有发展空间。
提升教学质量 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
技能应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实用建议。
常委会委员耿占军建议,通过职业学校的教师到企业挂职,提升其职业能力和实操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也可引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数量。
西安市人大代表史晓君建议,开展“工匠精神”实践课程、岗位角色模拟、“真实任务驱动”型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认同与抗压能力。推广“任务导向+场景化教学”方法,围绕社会需求岗位真实流程设置“系统性专业技能包课程”;推动“岗位项目制”教学改革,以企业真实案例替代传统教案;建立“行业师资联合教研机制”,鼓励企业一线各类工程师、专业技术或服务人员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反馈。
推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发展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审议中,张庚元委员建议,民营职业院校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积极性强,要充分发挥民营职业院校优势,让专业跟着产业走,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鼓励我市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兴办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建设一批混合所有制、股份制办学改革试点,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张庚元表示。
西安市人大代表张晓辉建议,可制定税收奖补等政策,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好发挥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