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记者 唐李佩  通讯员 陆婷)5月11—12日,汉中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研学实践活动在略阳县徐家坪镇举行。本次活动由汉中市教育局主办,汉中市教研室、略阳县教育体育局、略阳县教师发展中心承办,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

20250513215943708-69-33502.jpeg_scale.jpeg

活动以“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为主题,采用“主会场+云端研讨”的双轨并行模式。汉中市各区县教体局负责人、教研机构主要负责人、思政课骨干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线上线下踊跃参与。

20250513215943554-30-5d6e5.jpeg_scale.jpeg

5月11日的专题讲座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研究员王玮以《大中小学思政课 “一体化” 的现实逻辑与审视》为主题,系统拆解思政课一体化现实逻辑架构,精准剖析课程衔接断层、内容重复、目标模糊等教学实践痛点,并结合多年研究成果,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点燃了与会人员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热情。

20250513215943611-70-5bfe0.jpeg_scale.jpeg

在研学实践环节,现场参会人员在略阳县徐家坪镇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先后走进街口伏击战遗址、宝成铁路文博馆、明理馆等多个红色教育研学场所,在实地参观中了解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和徐家坪镇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为后续的教学研讨积累了丰富素材。

5月12日的开幕式上,略阳县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在徐家坪开展研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法,汉中市教育局负责人全面总结了全市思政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着重强调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研学实践活动对于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作用。

20250513215943556-88-818eb.jpeg_scale.jpeg

开幕式之后的思政学科课堂展示环节,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马娟老师带来了《徐家坪的重生密码》一课,巧妙引导学生从家乡变化中感悟党和政府的关爱;汉中市实验中学岳姣老师的《从抗震精神看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让学生深受启发。陕西省教学名师宋瑞宏与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张永刚,分别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专业且全面的点评,从教学亮点到改进方向,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和操作性强的建议。

20250513215943966-80-e5f86.jpeg_scale.jpeg

学科思政课堂展示环节中,汉中市南郑区中所中学贺琳老师的《数学中的重建模型》,别出心裁地以徐家坪灾后重建中的数学问题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实际应用紧密融合;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任航飞老师的《历史课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借助详实史料展现党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陕西省汉中中学刘晓宁老师的《化学课里的创新精神》,聚焦化学创新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随后,陕西省教学能手邓传锋、省教学名师张洪琪、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张瑜,分别从教学方法、思政融合度等方面进行点评,为教师优化教学指明方向。

20250513215945992-76-d1960.jpeg_scale.jpeg

20250513215943858-84-85a60.jpeg_scale.jpeg

活动最后,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席华娟老师和陕西省南郑中学严莹老师围绕“嘱托・传承・担当”这一主题,与大学生和高中生们开展了《树知道答案:大树下的青春对话》主题交流活动,大学生们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历,高中生们畅谈成长感悟,双方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陕西理工大学副院长方学军对活动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其为不同学段学生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有效促进思想交流,为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汉中市教研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的举办为汉中市思政教育发展开拓了新思路。未来,汉中市将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研学实践活动质量,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