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春又来
作者:田玲
发布时间:2025-05-08 10:27:43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春风似剪,裁出叶的眉,花的眼。
四月,海棠开了。门前的海棠路,两旁挨挨挤挤,全是绯红的云。
一树粉白在海棠园摇曳,仿佛仙女将云朵揉碎,加了些胭脂,随手撒在枝头。我立廊下,看这满目清艳,不由得让人想起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词句,恍然觉得,整座园子都成了盛放春光的青瓷盏。
去岁,修整了园子里肆意伸展的树木,海棠也被减了枝丫,秃秃的,矮矮的,我甚至担心她们今年开不了花。
可是,四月如期而至,花姿摇曳的海棠依旧惊艳了我的双眸。虽说比不得往年的花团锦簇,却也依旧宛如《诗经》里走出的仙子,穿越了唐诗宋词,在千年的褶皱里次第绽放。白居易说她“腻如玉指涂朱粉”,苏轼觉得她似“香雾空蒙月转廊”,陆放翁赞她“虽艳无俗姿”,蘸着文人笔墨的海棠,在时光里沉淀出文艺清雅的芬芳。
晨光里的海棠是静的。清早,喜欢从海棠园的木质地面走过,踩出古老的韵律。昨夜垂丝海棠新绽的花苞还带着露水,薄如蝉翼的瓣儿在熹微中透出玉的光泽。宋人写"胭脂为脸玉为肌",倒像是专为这晨光中的海棠作注。花蕊细细密密,金丝银线般攒成团,让人想起工笔画里仕女簪的步摇。偶有清风掠过,枝影在红墙上作水墨游走,倒把满园新绿衬成了淡青的衬纸。
待到晌午,这静便活泛起来。在蜂蝶振翅的嗡鸣里,在鸟雀蹦跳的清音中,花枝忽而簌簌轻颤,忽而款款摇曳。李易安笔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叹息,在此刻竟成了生动的欢歌。最妙是风起时,花瓣如蝶翅纷扬,在空中划出淡粉的弧线,落地时仍保持着绽放的姿态。元好问说"爱惜芳心莫轻吐",可这海棠分明把整个春日的絮语都化作漫天花雨。
暮色渐浓时,很想携一卷《漱玉词》坐在花下。看斜晖给花瓣镀上金边,暗香随晚风游走。可惜,今春时不时便是沙尘天气,全不得这样的心愿,只能短暂停留,默默欣赏。
记得东坡夜半秉烛看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我倒觉得这花原是醒着的——每片舒展的瓣都在吐纳星辰,每缕幽香都在与月色唱和。忽而忆起少时,离家不远的政府门口也有一株垂丝海棠。花开时节,曾见一中年女人伫立花下,反复吟咏“花气袭人知昼暖”,那时不解其意,颇觉矫情,如今对着满庭芳菲,方知春深似海,转瞬无影踪。
夜里,春雨不知何时嬉闹,今晨落红满路。
于是乎,带一群海棠少年,去辨认“西府海棠”与“垂丝海棠”的眉眼,思忖大家闺秀的端庄持重和小家碧玉的温婉娇羞。告诉她们,捡拾起来,夹进书页里,待其风干成蝶,便是别致的书签。
站在校门口,看满地落花,她们想起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叹息,他们忆及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一起感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遗憾。
拾起一片湿漉漉的花瓣,竟还保持着完整的五瓣形。忽觉这海棠开时轰轰烈烈,谢时亦不曾零落成泥,倒像是把春日的光阴都凝在冰肌玉骨里。张爱玲说海棠无香,我倒从这满地的芳魂里嗅到了时光的味道——不是浓艳的甜腻,而是清透的微凉,是生命绽放时最本真的气息。
回到园子里的,几树海棠在春风里簇簇欢笑,尽管枝不繁叶不茂。其实,她从不为谁盛放,亦不为谁凋零。只是遵循着四时的律令,在春风里舒展裙裾,在夏阳中褪去红妆。将千年的岁月与风霜,酝酿成枝头的明媚冷艳,和人们心头的朱砂痣。
忽然懂得为何古人将海棠称作“解语花”。岁岁年年,她以花开花谢讲述着永恒的故事:关于春天怎样从花苞里挣出翅膀,关于青春如何在花瓣上写下透明的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