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下的积极与豁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联读教学设计
作者:孙雅岚
发布时间:2025-04-04 00:29:56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设计意图】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有“课外古诗词诵读”版块,每个版块四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适合采用整合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表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后面编排的四首古诗是《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式微》《子衿》是课内《诗经二首》的补充与拓展,将这两首与《关雎》《蒹葭》整合学习,学生基本掌握阅读《诗经》的方法,辅之以“名著导读”《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学生就能领略到立体而丰富的《诗经》样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均为五言律诗,五言律诗从五言古体诗发展而来,初唐基本规范,盛唐达到顶峰,首颔颈尾四联构成“起承转合”层次,即“内在情绪多次起伏转换”。诗歌意象浑厚,风格质朴。这两首蕴含着大唐气象下的积极与豁达,展现了唐代文人最豁达的别离,最体面的干谒,整合学习一课时完成。
“诗缘情”“诗言志”。引导学生将古诗归类、比较、品析学习,可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也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创设情境以思辨古诗中情与景之间的融通关系。古诗的整合教学,旨在“求同存异”,引导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学生赏析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热爱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重点)
2.通过反复吟诵,掌握律诗的节奏韵律,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难点)
3.感受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感受诗人积极入世的情怀,领悟“含蓄美”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独特价值。
【教学方法】诵读法 品读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中国是诗的国度!“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奏响了绵延千年的古曲,每一个朝代,每一段历史都有自己的精彩,而唐诗是其中最高昂最激越的部分,从“初唐四杰”到李白杜甫,从山水诗田园诗到送别诗边塞诗,他们一起铸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成为中国人融入血液里的浪漫与深邃!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从两首唐诗中再次领略独属于中国文字与文化的魅力。
二、准确朗读:
诵读任务:
1.读准标题的节奏。
2.读好五言律诗二一二或二三节奏,
3.画出韵脚字,读出古诗韵味。
学习要求:
1.同学们自由诵读,划出诵读节奏。
2.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力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3.请同学们在班上展示诵读。
4.教师范读后,同学们齐读,尝试读出古诗的韵味。
(设计意图:在诵读任务中要求学生能读出五言律诗的节奏,画出韵脚字,是将五言律诗的文学常识分解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明确抽象的文学常识。)
三、创意说读:
学法指导:结合注释和阅读提示,理解诗意。
创意任务:用下面句式代诗人言说!
示例1:朋友啊,你看那……
示例2:丞相啊,你看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创意表达示例:
朋友啊,你看那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此刻我们即将别离。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但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我们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创意表达示例:
丞相啊,您看那八月的洞庭湖水势与岸齐平,天空倒映在湖中,水天浑然一体。云梦泽一带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要撼动岳阳城。我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在这太平盛世闲居实在有愧于圣上。我坐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有羡慕鱼儿被钓上的心情。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特别强调“创意阅读与表达”,口头表达也是语文课程中需要训练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结合注释和阅读提示译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通过代诗人言说的方式,创设情境,代入自己,创意表达。)
四、思辨品读
思辨任务:
请同学们结合诗人及背景资料,运用所学赏析古诗的方法,从内容、情感、炼字、抒情方式等方面品读这两首唐诗。
知人论世,资料补充:
1.诗人介绍:
少年成名的天才——王勃: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中国唐代文学家、诗人,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诗人十六岁在长安所作。
布衣诗人——孟浩然: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2.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十六岁在长安为官,赠别好友时所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3. 关于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以求引荐。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情感。这两首古诗是学生课外诵读,老师只需给出角度,引导学生内容、情感、炼字、抒情方式等方面自主思考,运用课内所学赏析古诗的方法,思考交流自己的品析角度和赏读收获。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是别人不可代替的,这个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的过程,在思辨、品析中提升古诗阅读能力。)
五、老师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人生的青春和时代的青春相互呼应,才会有厚重的气象!
伟大的诗人遇见大唐盛世,成就了最豁达的别离,最豪迈的送行,最体面的求职!
我们拥有最好的时代,最好的年华,积极豁达面生活,你们也定会成为时代之楷模!
六、作业设计:
1. 课外诵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2. 小练笔:以《我知道的王勃》或《我知道的孟浩然》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文章,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晰,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设计意图:作业1设计旨在围绕“初唐四杰”王勃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欣赏“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领略王勃的绝世才华,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作业2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品析的能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辨别选用,提炼观点,斟词酌句,具象化呈现自己对王勃或孟浩然的了解与评价,真正发挥语文用教材教的功用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