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上的魔法课堂:紫阳县紫阳小学美育变形记
作者:赵亮
发布时间:2025-03-21 10:03:08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陕西教育客户端
“我的石板会唱汉调二黄!”紫阳小学板石艺术馆内,男孩小川举着刻有戏曲脸谱的青石板,石纹间流淌着古老唱腔的韵律。当沉寂千万年的板石遇上孩童的奇思妙想,紫阳县紫阳小学教共体用“四重魔法”激活了美育课堂,让秦巴山间的石头开出了艺术之花。
魔法一:石头变身记
“叮叮当当”的美术课上,刻刀与石板合奏出清越的乐章。低年级孩子把汉江浪花凝成石上波纹,中年级学生将蒸盆子的腾腾热气刻作云雾纹样,高年级的“小匠人”正复刻青铜器上的神秘图腾。
“以前石板用来盖房铺路,现在成了我们的‘活教材’。”美术教师彭云转动着手里的刻刀。她领衔的“石板画魔法学院”里,非遗传承人演示传统刀法,青年教师同步用AR技术将纹样投影到空中。孩子们笑称这是“穿越时空的双师课”—左手接住老艺人的雕工秘诀,右手画出赛博朋克风的石版动画。
魔法二:云端艺术馆
春日午后,三所学校的孩子屏息盯着电子屏。“云画廊”正在直播跨校创作:县城学生展示精雕细琢的《茶山晨雾》,山村娃捧出粗犷质朴的《山居石韵》,江畔小学的《汉江鱼影》里,游鱼在石板光影间灵动摆尾。
为解决“山区画具荒”,紫阳小学教共体开出“美育快递车”。当水拓画材料首次送进村小,孩子们把野花、溪水甚至萤火虫都变成了颜料。校长笑道:“现在最抢手的不是辣条,是各校漂流的艺术护照!”翻开这些创意存折,既有用青铜纹样换的“美育币”,也有联展获奖盖的“星空勋章”。
魔法三:非遗创造营
在“石头创客空间”,美育正玩出跨界新花样。复刻敦煌壁画时,有孩子给飞天换上采茶竹篓;设计文创夜灯,小组把板石画变成会旋转的光影装置。最惊艳的是《会说话的石板》—扫码即刻听见童声讲述紫阳传说。
这股创意旋风刮到了山外。当《石板十二时辰》动画在短视频平台收获百万点赞,网友直呼:“少儿非遗天团出道吧!”赶集老乡在流动展车前驻足:“刻的是我家后山的板栗树!”卖菜大妈对着《石板蒸盆子》咽口水:“香得我豆子都炒糊咯!”
魔法终章:石中生长
如今走进紫阳任意校园,都能在石板叮咚声中听见成长的回响。那个曾沉默的留守女孩,如今在展厅从容解说作品;总逃课的“皮猴子”,为雕刻《星空下的家》追着老师加练。98.7%的艺术合格率背后,是山乡儿童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美育该是石缝里长出的映山红,而非温室中的盆景。”紫阳小学教共体负责人轻抚着展馆石墙。当古老技艺注入童真,当乡土情怀遇见未来,这场魔法仍在延续—或许明天,你会在汉江畔遇见举着石板的少年,他们的刻刀下,正诞生着紫阳的全新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