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礼泉县教育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抓五育并举理念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人民群众的教育认可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先后荣获陕西省“秦女子关爱妇儿行动爱心单位”、2024年咸阳市校园“三大球”联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实验小学和实验初中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一、强化党建引领,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坚持思想铸基强魂。将“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作为干部学习的首要政治要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先后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47次,组织书记讲党课6次、上思政课12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10次,筑牢了思想根基,增强了行动自觉。同时,充分发挥“三项机制”作用,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年轻同志提拔到领导岗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对礼泉一中、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进行分设,向28个党组织增设专职副书记,将党的组织建设延伸至校外培训机构,实现了党的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成功举办礼泉县中小学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现场会,全系统一类党组织达到14个,二类增至25个。集中开展基层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业务知识培训2轮310余人次,创建市级“五好奋进支部”2个,党的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严抓作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制定出台《礼泉县师德师风建设七条规定》,整理编印《礼泉县教育系统干部警示录》,公布“监督举报二维码”,开展明察暗访行动,用身边事教育警示身边人。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创建,完成赵镇初中、实验小学等4所市级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任务。

二、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抓实基础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硬件支撑。投资1.07亿元新建礼泉一中3#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达19950㎡,2024年9月开学正式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投资2400万元,赵镇中心小学餐厅、阡东中心幼儿园教学楼、烟霞学校寄宿制改造、县幼儿园改造提升、仓房巷小学操场软化及县教研室搬迁改造等12个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级和水平。

 抓优学位供给保障。将学位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积极解决城区学生入学难问题。通过新建、改扩建等一系列举措,新增城区学位1220个,将原皇甫初中改设为英才初中北校区,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的招生压力,让学生能够在家门口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三、坚持守正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聚焦质量核心。以“三项常规”落实为聚力点,先后召开中高考复课研讨会2次,举行模拟考试7次,开展专项视导4次,为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学生4人,实现了零突破;艺术类上线率首次实现100%,创历史新高。中考700分以上学生赵镇初中、阡东初中各9人,药王洞学校、骏马初中各4人,烟霞学校3人;全县前10名城乡学校各占5人,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乡镇学校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全县教育呈现优质均衡发展态势。2024年9月,礼泉一中、赵镇初中、第二幼儿园等5所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强化改革创新。抢抓西咸教育一体化发展机遇,推进礼泉一中与西安高新一中、礼泉二中与咸阳彩虹教育集团、英才初中与咸阳彩虹初中交流合作,建立西咸名校交流对子13个,遴选2名校园长赴西安挂职学习。新设英才初中北校区,开通免费公交专线,配优配强师资团队,打造质量提升“新硅谷”。实施“教师读书工程”,用书香点燃发展新引擎,礼泉县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做法被省教育厅刊发,实验初中、逸夫小学等学校荣获团省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主题活动“优秀单位”。

强化“双减”落实。优化课后服务,打造优质学生社团,推行作业不回家管理,全面减轻学生负担。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开展联合检查16轮次,处置违规校外培训机构5家,礼泉县整治培训机构的典型案例在全市推广。在2024年咸阳市校园“三大球”联赛中,实验初中男子篮球斩获全市冠军,礼泉二中男子排球队荣获第三名。东关小学、仓房巷小学科创社团喜获咸阳市青少年科创大赛多项荣誉,逸夫小学诵读社团获得全省少年儿童主题诵读“优秀组织奖”。

四、建强专业团队,增强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严格落实带课要求。紧抓校长关键少数,发挥局管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全系统480余名局管干部立足岗位,坚持带课、听课、评课。局机关干部坚持每周深入学校听课评课,全体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包校蹲点教研,帮助指导基层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优化管理团队建设。严格三项机制要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培优配强学校班子管理力量,夯实班子基础。一年来,累计调整校级领导15人,选任新任中层以上干部26人,为教育质量提升凝聚智慧力量。

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先后开展教育教学能力大比武、大练兵活动10余次,举办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及三项常规等专题培训30余次,队伍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省市各类教育教学能力大比武中,礼泉县13名教师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12名教师荣获STEM大赛优秀等次,110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35名教研员、52名教师获得“五个一”专业成长市级奖项。

五、推进教育公平,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内涵

严抓校园餐整治。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覆盖全县75所农村义务段学校,10277名学生受益。对全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12轮次督查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34份,解决问题24个,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件并办结,向县纪委移交问题线索9条、立案6件、给予政务处分5人。裴寨凹底学校被确定为省级营养餐质量监测点,学生饭菜质量获省市一致认可。

强化资助政策落实。修订完善《礼泉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资助新标准及13类重点保障学生范围,规范资助程序。2024年,为全县8454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金439.17万元,为2387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825余万元。筹资65.69万元,资助51名新高一贫困生和160名贫困大学新生,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加强特殊群体关爱。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等十项制度,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情况实行动态监测管理,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建立特殊学生帮扶关爱机制,对38名因身体原因不能随班就读的学生,开展每月两次的送教上门服务。同时,建立“五类学生”动态管理台账,落实一帮一帮教要求,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帮助学生调适焦虑情绪,化解升学压力,全面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阳光考试”政策。成功组织中高考、学业水平、教师资格等国家教育考试9次,实现了“零差错、零失误”的工作目标,考务工作得到市教育局高度肯定,县考试管理中心被评为咸阳市“考试招生综合评估先进单位”。

六、强化安全稳定,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依法治教。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定为法治安全教育周,先后开展普法教育30余场次,举办法治安全报告180余场次,受教师生达3万人次以上。组织开展“宪法小卫士”2024 年行动计划,全县36000余名中小学生完成了在线学习,实验初中等10余所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县人民法院,让学生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营造了遵法、学法,用法、护法的法治氛围。礼泉县第二中学被评为咸阳市“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严抓意识形态安全。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20余次,在中国网、陕西教育等国省媒体刊发专题报道500余篇,弘扬了礼泉教育正能量。发挥大思政育人铸魂作用,举办思政课“大练兵”系列活动,在省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三百”提升活动中,36名教师斩获思政课“三百工程”省市奖项,综合优秀人数和获奖总数分别位居全市第一、二位。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志愿行、向国旗敬礼、绿书签护苗行动等主题活动20余次,让红色基因、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根植学生心中,融入学生血脉。

强化安全风险化解。以校园安全易发问题为切入点,围绕重点时段、重要部位,加强对学生上下学、课间活动时段的监管,强化对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操场厕所、学校周边的巡查,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问题发生。2024年,创建省市平安校园各1所。

2025年,礼泉县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两项创建”为抓手,以“三项常规”落实为发力点,以改善办学条件为着力点,以提升教育满意度为落脚点,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赤子情怀为笔、担当奉献为墨,抓管理、提质量、强队伍、保安全,奋力书写礼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黄蕊